小儿抽动症如何治疗

11岁

       2010-07-26 01:11      浏览9619次
    病情描述:
    男孩 11岁 经常出现‘吭吭”的声音已经有一年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您好,抽动症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简称,又叫多发性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复发性、不自主、快速无目的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征候群。 指导意见 建议 1.心理行为治疗 应对儿童父母说明此病性质,不要焦虑紧张。对儿童的抽动表现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使症状逐步减弱消退。若有学校因素,应与老师联系协同解决。对属于无法解决的因素,则应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帮助小儿找正确的对待方法。 2.药物治疗 首先要治疗诱因,例如扁桃体炎、结膜炎、鼻炎、咽炎等。对抽动症状一般无需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试用氟哌啶醇,对有严重焦虑情绪的患儿可服用安定等镇静剂。 3.物理治疗 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儿童多动症和抽动症症状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已酰胆碱,这些激素参与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和心理活动,能够全面改善多动和抽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易激惹、活动过度等表现。

    许铁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7902
    2010-07-26 00:14
向TA提问

有用(1)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 小儿抽动症常见的临床表现1.运动抽动 1)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2)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个性障碍。 2.声音抽动 1)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2)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言秽语。 3.其他行为障碍 1)注意缺陷约占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2)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表现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3)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有50% 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指导意见 1.心理行为疗法 (1)消除诱因短暂性抽动障碍中,特别是抽动时间不长的患儿,在行为约见中往往不难寻找出诱因。年幼儿童的诱因通常是看紧张的电视或录像节目、玩游戏机、耳闻目睹害怕的事物所致,因此,寻找诱因并消除它至关重要。 (2)详细分析心理因素应对患儿病前的心理因素应详细分析,找出可能的致病诱因,然后予以解决。年长儿童常因遭受意外,家庭冲突、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抽动。如各种矛盾的调整,家庭矛盾,父母、祖父母对小儿的过度要求和强制所造成的精神矛盾和紧张情绪必须予以解决。如有学校因素,应与教师联系协同解决。对属于无法解决的因素,则应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儿分析精神诱因,找出正确对待的办法。 (3)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对患儿的父母说明此病的性质,不要惊慌失措,这样可消除由于父母的过分关注所造成的强化作用。父母对抽动常常过于担忧,应使父母了解抽动发生的诱因,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学习和活动。对患儿的抽动症状不要提醒。指责和给予过度的关注,因为这样使患儿更紧张,对抽动的控制不利,而是对患儿的抽动应采取不予理睬态度,可使症状逐渐消退。多数病人经过数月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帮助患儿消除诱因,提供一个良好而又宽松的家庭环境。 采取肌肉松弛疗法、操作性处理法等可望取得良好效果。在患儿接受行为治疗时,要取得患儿与家长的合作,并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以协助治疗。 2.行为矫正 鼓励患儿自行控制抽动,采用正性强化的方法如奖赏其通过努力,克服并减少抽动,并且用放松的方法减少患儿的精神紧张,这对年幼儿童较为有效。 3.药物治疗 抽动症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只有当抽动明显地影响患儿的运动和说话,干扰人际关系和课堂学习时,才给予药物治疗, 这个还是需要您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用药。

    赵力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8662
    2010-07-26 00:14
向TA提问

有用(6)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大脑运动分析器兴奋性高,容易发生抽动性反应,尤其在具有特殊素质的儿童,当有各种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动作时,均易形成这类运动性条件反射,成为病理性惰性反应。开始可能是患者对某些刺激的反应,日久则成为习惯性抽动。 指导意见 患儿家长不可对孩子打骂;不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尤其是不要在患儿抽动的时候注视患儿,这样会对患儿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不利于患儿康复。 1.心理行为疗法消除诱因短暂性抽动障碍中,特别是抽动时间不长的患儿,在行为约见中往往不难寻找出诱因。年幼儿童的诱因通常是看紧张的电视或录像节目、玩游戏机、耳闻目睹害怕的事物所致,因此,寻找诱因并消除它至关重要。 2.行为矫正 鼓励患儿自行控制抽动,采用正性强化的方法如奖赏其通过努力,克服并减少抽动,并且用放松的方法减少患儿的精神紧张,这对年幼儿童较为有效。 3.药物治疗 抽动症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只有当抽动明显地影响患儿的运动和说话,干扰人际关系和课堂学习时,才给予药物治疗,。

    朱祖安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6703
    2010-07-26 00:21
向TA提问

有用(16)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例如频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声、清嗓声等。 指导意见 首先要治疗诱因,例如扁桃体炎、结膜炎、鼻炎、咽炎等。对抽动症状一般无需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试用氟哌啶醇,对有严重焦虑情绪的患儿可服用安定等镇静剂。

    周昌虎

    副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8651
    2010-07-26 03:48
向TA提问

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