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都是仅仅因为名字的细微差别,而实物确实天壤之别的,中药材中的这些名字就更是如此了,但也有些是同一种东西,比如说我们的白蒺藜和刺蒺藜,蒺藜又名白蒺藜、屈人等,茎平卧,无毛,被长柔毛或长硬毛,全国各地有分布,生于沙地、荒地、山坡、居民点附近等地。青鲜时可做饲料,果入药能平肝明目,散风行血,果刺易粘附家畜毛间,有损皮毛质量,为草场有害植物,那么,白蒺藜和刺蒺藜的区别在那里呢?
白蒺藜和刺蒺藜的区别,蒺藜也称作“刺蒺藜”或白蒺藜,这两个是同一种中药的不同叫法。
蒺藜的作用,降低血压作用,刺蒺藜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其生物碱部分对犬血压无影响,但可抑制蛙心,水溶性部分有中度降压作用。
利尿作用,本品在印度民间作为利尿剂用;在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实验中,利尿作用并不理想,其灰分的水提取物及植物煎剂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的存在。但有人认为除了钾盐外,生物碱部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临床上对腹水及水肿病人有效。
平肝潜阳,刺蒺藜味苦能降泄,入肝经,果实主降,故可平抑上逆之肝阳。用治头痛、眩晕、痉挛最效。
疏肝解郁,本品辛散通郁,横行排荡,非他药直达不留者可比。且入肝经,故可疏肝解郁。用治胸胁疼痛,不舒,太息,乳闭不通。
祛风明目,本品辛散祛风,苦能泻火,入肝经,肝开窍于目,故能宣散肝经风热,泻肝火,而祛风明目,甚有效力。本品入肝经,辛能散,寒能清,清泻肝热,凡目赤肿痈,羞明流泪,证属肝热上扰目窍者,甚有效力,故可用刺蒺藜。
祛风止痒,本品既辛且苦,能燥湿杀虫,祛风止痒。如《名医别录》曰:即藜,主身体风痒,小儿头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