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我想中药大家不用多说都知道,不过说到其中的草药名称,估计大多数人要晕的,很多稀奇古怪的名称很是可爱,就比如地耳草,别名田基黄、田基王、小田基黄、黄花草、黄花仔、对叶草、七寸金、细叶黄,是金丝桃科,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全草,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用于肝炎、眼结膜炎、早期肝硬化、阑尾炎、扁桃体炎,外用治疮疖肿毒、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症,地耳草中医世家有哪些记载呢?
性味苦甘,凉。
《生草药性备要》:“味苦甜,性平。”
《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
《生草药性备要》:“治酒病,消肿胀,敷大恶疮,理疳疮肿。”
《质问本草》:“涂火毒,消阳症结疽。”
《分类草药性》:“解一切蛇虫毒,清火,止泄泻,刀伤用良。”
《岭南采药录》:“去硝黄火毒,敷虾箝疮,理跌打、蛇伤。”
《福建民间草药》:“活血,破瘀,消肿,解毒。”
《南宁市药物志》:“清内热,治眼疾。”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渗湿利水,消肿止痛。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阑尾炎,疔肿痈疽,毒蛇咬伤,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大剂可3~4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治传染性肝炎(有黄疸和无黄疸型均可):地耳草二至三两,水煎服,每天一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痧症吐泻:地耳草一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痢疾:地耳草五钱,水煎,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一两调服。(《江西民间草药》)
治小儿惊风,疳积泻:地耳草一两,水煎服。疳积泻加鸡肝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喉蛾:鲜地耳草七钱至一两,捣烂,同凉开水擂出汁服。或干草五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治疹后牙疳:地耳草五至六钱,捣取汁,和人乳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治湿疹:地耳草适量,煎水洗。(《江西民间草药》)
治疱疖肿毒:地耳草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治跌打损伤:地耳草五至八钱,酌加黄酒或酒、水各半,炖一小时,温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毒蛇咬伤:地耳草五钱,天胡荽一两,青木香五钱。水、酒煎服。(《江西民间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