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苹 水萍 水花 碎 萍子草 水白 水苏 小萍子 浮萍草 水藓 水帘 九子萍 田萍
性味辛,寒。
《本经》:"味辛,寒。"
《别录》:"酸,无毒。"
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病,斑疹不透,风热瘾疹,皮肤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
《本经》:"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
《别录》:"下气,以沐浴生毛发。"
《唐本草》:"主火疮。"
《本草拾遗》:"末敷面酐;捣汁服之,主水肿,利小便;又人中毒,取萍子暴干末,酒服方寸匕;又为膏长发。"
《日华子本草》:"治热毒风热疾,热狂,熔肿毒,汤火疮,风疹。"
《本草图经》:"治时行热病,亦堪发汗。"
《滇南本草》:"发汗,解毒。治疥癞,疥癣,祛皮肤瘙痒之风。"
《纲目》:"主风湿麻痹,脚气,打扑损伤,目赤翳膜,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瘫风,丹毒。"
《玉楸药解》:"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中风歪斜,瘫痪;医痈疽热肿,隐疹瘙痒,杨梅,粉刺,汗斑。"
《岭南采药录》:"凡患风癍,以紫背浮萍沐浴数次;凡中水毒,手足至肘膝俱冷,用之煎水浸洗。"
⑾《中国药植图鉴》:"捣汁涂敷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鲜者0.5~1两);捣汁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
《本草经巯》:"表气虚而自汗者勿用。"
《本草从新》:"非大实大热,不可轻试。"
《得配本草》:"血虚肤燥,气虚风痛,二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