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有一些中药的用法,不需要其他的步骤,直接用来泡水喝,这样更能帮助一些身体有一些小毛病的人,我们都知道黄芪是一种中草药,生黄芪又称膜荚黄芪或黄耆,豆科,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炙黄芪,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可以补气升血,那么泡水用生黄芪还是炙黄芪呢?
生黄芪的功效主要为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主要应用于一是脾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内脏下垂;浮肿少尿者。二是肺气虚所致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三是气虚自汗者。四是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者。总之可补人体之气,升展气机。而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炙黄芪,长于补气生血,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炙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生黄芪泡水能防病保健身体。炙黄芪和生黄芪都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常喝对身体有好处。
炙黄芪偏于补气,生黄芪偏于生肌敛疮。气虚最好用炙黄芪泡水喝,常用量为6~9克,气虚严重者可以用30克。泡水饮用,喝多少随自己而定,气足即可停服。黄芪属于补气类药物,适用于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多汗、经常感冒等属于气虚者。对于外感初起、无汗、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热毒炽盛等不是属于气虚者不宜服用。一般来说,有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多汗、反复感冒等明显的气虚症状时,最好选择炙黄芪来泡水喝,常用量为10—15克,若无上述气虚症状,则最好选择生黄芪泡水喝,常用量为6—9克。不可随意加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