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就是我们俗称的土狗子,一般都生长在地下,一到了夏天的晚上,它就开始频繁活动了,它对光和甜甜的味道特别敏感;蝼蛄长的胖胖的,有两根长长的须子,嘴两侧有些像螃蟹的夹子,可以咬人,但是不会特别疼,有翅膀,遇到危险可以飞起来逃跑;如果你不主动去抓它,它是不会咬你的;那么到底蝼蛄咬人吗?
蝼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有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昆虫,俗称拉拉蛄、土狗子等。不全变态。蝼蛄的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宽阔粗壮,适于挖掘,属开掘式足前足胫节末端形同掌状,具4齿,跄节3节。前足胫节基部内侧有裂缝状的听器。中足无变化,为一般的步行式后足脚节不发达。覆翅短小.后翅膜质,扇形,广而柔。尾须长。雌虫产卵器不外露,在土中挖穴产卵,卵数可达200一400粒,产卵后雌虫有保护卵的习性。
北方地区2年发生1代,在南方1年1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清明后上升到地表活动,在洞口可顶起一小虚土堆。5月上旬~6月中旬是蝼蛄最活跃的时期,也是第一次危害的高峰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转入地下活动,6~7月为产卵盛期。9月份气温下降,再次上升到地表,形成第二次危害高峰,10月中旬以后,陆续钻入深层土中越冬。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时活动最盛,特别在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动。早春或晚秋因气候凉爽,仅在表土层活动,不到地面上,在炎热的中午常潜至深土层。蝼蛄具趋光性,并对香甜物质,如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以及马粪等有机肥,具有强烈趋性。
食用:主要油炸为主,撕去短翅膀,下油锅炸至金黄,撒上细盐。带有一点点泥土味道,口感脆,没什么昆虫特别味道,可能蛋白质不多,和蚕、马蜂、竹虫的味道差不多, 蝼蛄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喜食各种蔬菜,对蔬菜苗床和移栽后的菜苗危害尤为严重。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蝼蛄在地下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使蔬菜大幅度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