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直肠炎的病因病理、诊断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中华康网   

  急性直肠炎

  凡直肠粘膜急性肿胀,充血发炎,甚至粘膜出血,溃烂、坏死,排便频繁,里急后重者,称为急性直肠炎。有时可并发脓肿,瘘管等。

  一、病因病理

  多因粘膜防御能力低下,或身体虚衰,抗病力减弱,加之便秘或腹泻,或因痔、肛管直肠脱垂、肛门直肠狭窄、肛瘘、息肉病、异物、肿瘤而致;或因饮食不慎,贪食辛辣,饮酒过量,或常服泻药等而诱发。常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寄生虫,有蛲虫、蛔虫、绦虫、阿米巴等。或由直肠邻近脏器,如子宫、输卵管、前列腺、阴道等炎症扩散而来。初起时,直肠粘膜肿胀,充血,其色鲜红,轻者炎症可自行消散,粘膜恢复正常,重者炎症可向上,向下及向深部组织蔓延,出现粘膜出血、溃疡、坏死;严重时,还会生成脓肿、瘘管或直肠狭窄。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贺应林

  二、症状

  发病急,常有寒战和体温升高,病人感觉直肠部坠胀、发热,有时疼痛,便频繁,但每次仅排出少许粘液,里急后重;以后粪便稀淡如水,混有血丝和粘液;偶尔疼痛可放射至骶部,并可引起排尿疼痛和频繁。

  三、诊断

  肛门部皮肤因分泌物刺激颜色变红,并有触痛。指检时,可见肛门括约肌痉挛,触及直肠有坠胀感觉。直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水肿、充血,甚至出血糜烂,粘膜表面有小块黄色假膜或点状溃疡。同时,应检查粪便有无寄生虫卵,作大便培养或活组织检查,以确定诊断。

  四、治疗

  (一)内治法:中药治疗,可参照第一节辨证论治。必要时,还可服黄连素、氟哌酸、痢特灵、复方新诺明等。

  (二)外治法:可选用黄连霉液、三黄液保留灌肠,早上、便后和睡前各一次,每次50~100毫升。直肠内如有干硬粪块或异物,宜及早取出。也可用碳酸氢钠水或温盐水灌肠,每天2次。如粘膜糜烂,可除1%醋酸氢化可的松溶液,或5~10%硝酸银溶液。

  (三)全身疗法:卧床休息;注意饮食,进既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少渣、无刺激性的软食,并宜多饮水;禁食虾、蟹和酒类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肠炎会死吗 
专家说在肠道疾病当中,肠炎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肠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转变慢性的,这样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