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就诊要点

    发布时间:2015-08-26   来源:中华康网   

  中耳炎大多数是由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好发于儿童。病菌可以通过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鼓膜外伤破裂穿孔后,外界病菌可从外耳道进入中耳而发炎。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相对的平坦和粗短,病菌更容易进入中耳腔。体质较弱的病人如不及时治疗,则中耳炎可引起急性乳突炎或颅内、外并发症。急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孔不愈,可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病变如果超越黏膜组织,并致听骨坏死、鼓膜大穿孔,听力减退较严重。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影响。上海仁济医院耳鼻喉科李吉平

  症状表现:

  l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期,鼓膜未穿孔前,除了耳痛剧烈外,还伴有畏寒、发热等。

  l         当鼓膜穿孔后疼痛骤然减轻,但脓液自中耳流入外耳道,出现耳朵流脓的典型症状,初为血水脓性,以后变为脓液。

  l         早期感到耳闷,听力渐降,伴耳鸣。

  l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间歇性流脓,脓液可呈黏液性,黏脓性和黏稠臭脓。

  l         胆脂瘤性中耳炎流脓呈持续性,其量不多,具有腐败性恶臭,脓液中混有豆渣样或葱皮样分泌物,是谓胆脂瘤。

  处理:

  l         首先是消炎,可选用抗生素口服或注射。

  l         鼓膜未穿孔之前,即尚未耳朵流脓时,因耳痛可用2%酚甘油滴耳。

  l         含抗生素的消炎滴耳剂作水浴或滴耳,每日3次。

  l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过程是使耳朵流脓从多到少,直到干耳。

  l         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残缺等所致的传导性耳聋,可予以鼓膜修补或鼓室成形术等手术处理,使之听力得以提高,恢复实用的听觉功能。

  l         中耳脓液引流不畅、疑有并发症或诊断为胆脂瘤型中耳炎者,须行乳突根治手术。

  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l         小儿日夜啼哭不安,用小手不断揉摸患耳和转动头部、拒吃奶,伴有发高热。个别小儿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

  l         耳朵持续流脓,脓液具有恶臭者。

  l         头痛、高热至40度以上,怕冷、发抖,数小时后体温又下降,但不久又发热怕冷,一天发作1-2次,此类情况发生于长期耳朵流脓者。弥漫性头痛、高热、怕冷、恶心及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容易激动,颈项强直,出现胡话、神志昏迷者,如有中耳炎病史则应及时急诊。否则有生命危险。

  l         中耳炎病人出现严重眩晕,自觉天旋地转,走路不稳,甚至摔倒,并伴有恶心呕吐。

  l         中耳炎病人发生歪嘴巴,口角偏向健耳者,应及时治疗,必要时须手术,如果久不就医,面瘫将难于恢复。

  l         双耳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残缺所致的传导性耳聋,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可就医行鼓室成形术。

  小贴士:

  l         滴耳剂的使用应取坐位或卧位,病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5滴,然后以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5-10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

  l         使滴耳剂的温度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简便的方法是将滴耳剂放于内衣口袋内10分钟即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鼓膜穿孔的危害 
鼓膜穿孔后是中耳与外界直接相通,造成鼓膜原有的保护功能丧失。比如,游泳、洗头、掏耳朵的时候水等物质用以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治疗鼓膜穿孔时如果用药不当,还会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