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发布时间:2015-06-03   来源:中华康网   

    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20%。通常分为膜周部、嵴内型、干下型、肌部缺损四种类型,其中膜部室缺最为常见,约占75%。以往外科开胸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研制的迅速发展,使介入方法逐步成为室缺的首选治疗。目前,我国已开展近万例的室缺介入治疗,成功率可高达95%以上,远远超过国外,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病例和经验。由于室缺的位置、形状、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复杂多样,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介入治疗是保证成功的灌浆,根据国内大样本室缺介入治疗的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我们认为膜部室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汪涛

(一)适应证
  1.年龄>3岁,体重≥8kg,有左室容量负荷增加,心脏增大,反复心衰、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有轻到中度肺动脉高压而无右向左分流;  

  2.左室面缺损3~10mm,儿童缺损直径应≤8mm;缺损缘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1mm,距三尖瓣距离≥2 mm,无明显三尖瓣发育异常及中度以上三尖瓣返流。并有主动脉右冠瓣脱垂,但是瓣叶未遮挡缺损口且不合并有主动脉瓣返流;

  3.伴有室间隔膜部瘤时,缺损左室面直径应≤20mm,右室面出口小且粘连牢靠;当右室面多孔时,其一缺损孔直径应≥2mm;膜部瘤形成的瘤体不能造成右室流出道狭窄;

  4.膜部室缺外科修补术后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残余分流;

  5.合并有介入适应证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及肌部室缺等,均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6.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或外伤后室缺。
  (二) 禁忌证

  1.室缺有自然闭合趋势者;

  2.合并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而致右向左分流者;

  3.膜部室缺局部解剖结构不适合行介入治疗或缺损过大;

  4.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必须开胸手术矫治者。

  (三)目前有争议的问题

  1.小型室缺是否需要治疗?文献报道小室缺常可自发性关闭,但自然关闭的时间不定。一般统计,室缺自发缩小或关闭多发生于3岁以内,其后闭合的可能性很小。Miyake等随访患有室缺的225例小于3个月的婴儿,其中14%是嵴上型室缺,70%是膜部室缺,16%是肌部室缺。至6.9岁时,结果显示有48%的患儿室缺自然闭合,缺损的解剖类型与自然闭合倾向密切相关,肌部室缺闭合率为83%,膜部室缺为47%而干下型室缺仅有10%。无心衰组中自然闭合率为72%,其中干下型室缺占23%,膜部室缺占85%;但有心衰的病例中,自然闭合仅见于膜部室缺。肌部室缺的闭合时间早于膜部室缺,未闭合的病人中,63%是膜部室缺并膨出瘤,部分大型室缺随着病程推移,缺损也可缩小,但很难自然关闭,由于室缺所导致左房、左室容量负荷增加的患者应该尽早手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室缺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了解室间隔缺损 
1.什么是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分几种类型?正常人的左心室和右心室被室间隔分开,互不相通。如在胎儿时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遗留孔洞使左右心室沟通者,称为先天性室间隔...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