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的介入治疗

    发布时间:2016-03-09   来源:中华康网   

  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包括内科静脉内溶栓与介入动脉内局部溶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急性期。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但要掌握好适应证。

  适应证: (1)椎基底动脉主干及其分支闭塞、颈内动脉主干及其分支闭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临床产生明显功能障碍者,力争在发病6小时内动脉溶栓治疗;(2)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血栓形成或存在手术难以切除的浮动血栓;(3)插管技术中意外造成的血栓块栓塞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者。

  禁忌证:(1)临床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病人有明显脑水肿、脑肿胀、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或濒死期病人,或发病时间太长;(2)出血性脑梗塞为绝对禁忌证。

  (3)脑血栓后遗症,病变不局限于血管内,已波及血管供血脑组织,产生不可逆病理改变者。

  介入溶栓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治疗效果较为肯定,并发症较少,6小时以后溶栓也有成功的报道,但相对而言并发症高,效果欠佳。介入治疗在造影后,送入微导管,使其尽可能靠近闭塞脑动脉段进行溶栓。溶栓剂常用尿激酶,最大剂量100万单位-150万单位,可通过输液泵输入,也可用注射器手推输入。

  并发症及处理: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再灌注损伤、血栓脱落、再栓塞等。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T和MRI检查可及时发现出血。

  保健与康复治疗:注意对原发的脑缺血引起的病变治疗,长期服用促进血循环药物。急性脑中风发作时应尽快送至医院急症诊治。

  自2003年以来,我院神经内科和介入科协作开展急性脑梗塞的介入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急性期脑梗塞的介入溶栓治疗屡屡创造奇迹,患者经治疗后在手术台上就明显缓解症状,短期内可康复出院。

  另外我院在省内率先开展的动脉保护伞下颈内动脉、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这一技术代表着神经介入领域最高水平,在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和复发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羊羔疯的前兆症状有哪些 
很多比较顽固的疾病在它的发病之初治疗都是相对较容易的,只不过疾病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了解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病症状,在发病早期及早地识别疾病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