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生活健康 老年健康 生活家居 健康美食 心理健康 美体瘦身 整形美容 急救知识 运动健身
专题推荐: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装修建材 家用电器 家庭药箱 外出旅游 局部减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疗功效 饮食知识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危机干预 >> 为何舍弃如花生命?

为何舍弃如花生命?


www.cnkang.com  2010-12-20  中国心理服务    
核心提示:为何舍弃如花生命? 去年12月末,我市一名初一学生跳楼自杀身亡,据说是因为挨了老师批评;本月初,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也在家中自杀,死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结束自己幼小……
 去年12月末,我市一名初一学生跳楼自杀身亡,据说是因为挨了老师批评;本月初,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也在家中自杀,死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结束自己幼小的生命。就在几天前,一名初中生因向妈妈索钱不成,在家中服药自杀,幸被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抢救,这两天刚刚从市一院出院。接连发生的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孩子们为什么要结束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谁能教他们懂得生命的重要?
  家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死亡
  强强今年只有四岁,
  好动的他总爱把小手指往家里的电插座孔里伸,惊恐万分的妈妈告诉他:“伸进去会被电死的,那你以后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没有你,爸爸妈妈怎么活呀!”这句话被强强记住了。有一次,他要买一个玩具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气乎乎地大喊道:“你们要是不给我买,我就把手伸进去电死!”
  陈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初四,去年冬天,女儿的一位同班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自杀,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陈女士觉得女儿变得寡言少语了,心理好像一直很恐惧,陈女士因此曾想给女儿转学。陈女士说,对于死亡意味着什么,女儿这么大的孩子多多少少明白一点,但也不是能够完全理解。而那些更小一些的孩子根本就不明白生命的意义,不理解死亡的含义,不知道生命有多宝贵,不懂得珍视生命。他们知道要注意交通安全,也懂得火灾自救,但并不明白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如果死亡会给父母带来怎样的痛苦,会给学校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许多家长向记者反映,现在很多孩子都把“我不想活了”挂在嘴边。家长们知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压力很大,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很好的“出口”,不能得到及时排解,他们可能便会无奈地选择逃避,死亡成为他们发泄对父母与社会不满的一种方式,这让家长们整天提心吊胆。
  医生:青春期孩子有“成长危机”
  谈到青春期学生自杀问题,哈市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陈彦平忧心忡忡。她说,临床调查表明,学龄期儿童中有15.4%患有不同程度的多动症。由于家长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不高,不能及时诊治,这些孩子中30%会转变成焦虑症。而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的孩子中有自杀倾向的很多,这应引起家长和老师的足够重视。
  陈主任说,老师和家长缺乏对青春期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了解是悲剧的潜在根源,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则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赏识教育、素质教育及挫折教育的疏漏是悲剧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孩子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成人感”,心理上却是半成人状态;言语行为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和极端性;价值观虽在形成,但观念幼稚。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一直都由家长替他们排除困难,因而抗挫折能力差。当遇到一点挫折时,他们不会考虑自己的轻率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只看到自己“鼻子尖下”的一点儿事,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极易导致心理冲突的激化。
  另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人们评价孩子主要看重学习成绩。对家长和老师而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仍是不变的“真理”。一旦孩子成绩差,自己就会产生“很失败”的沮丧心理
  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当孩子们遭遇到一些突然的变故,如父母离异、考试受挫、遭到批评时,就容易冲动地选择死亡。因此,当孩子出现沮丧或绝望、吃饭睡觉不正常、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退缩、与人中断交往等异常症状时,家长和老师应警觉起来,及时采取措施,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心理难关。在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多和他们沟通,不要简单地批评、处罚,最好私下和他们谈话,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告诉他们如何改正,多鼓励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部门:心理健康教育缺少生命这一课
  青春期学生频频自杀,伤心的不仅仅是家长,老师和教育部门也同样在反思教育之痛。市教育局德育办主任石秀莉说,在全社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中,人们更应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在初、高中学生的课本中,都有关于理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也不可否认,目前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仍只是爱国主义教育。尽管近年来教材在不断地修订,由爱国主义派生出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等,但对于生命的宝贵与生命的意义,很少有人能直接告诉孩子,孩子们不懂得自己的生命对父母、对社会意味着什么。
  石主任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现在很多有条件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中小学中,专门学过心理教育的老师还很少,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严重缺乏。
  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应落实素质教育,不能把学生完全拴在繁重的课业教育中,要让学生觉得学校有趣味。石主任指出,家长和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青少年的位置上为他们设想,引导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回归”。她指出,个别孩子选择放弃生命,说明他们不留恋父母和家。因此,父母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多和孩子做亲子游戏,给孩子讲健康的故事,带领孩子多劳动。只有从小给孩子打下了良好的心灵基础,青少年进入复杂多变的青春期后,才能顺利应对各种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挑战。(中国心理服务无名英雄推荐)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