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贝类中毒急救 1.中毒原因 某些无毒可供食用的贝类,在摄取了有毒藻类后,就被毒化。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故贝体本身并不中毒,也……
1.
中毒原因
某些无毒可供食用的贝类,在摄取了有毒藻类后,就被毒化。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故贝体本身并不
中毒,也无生态和外形上的变化。但是,当人们食用这种贝类后,毒素迅速被释放,就会发生麻痹性神经症状,故称
麻痹性贝类
中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曾多次发生贝类中毒,导致
中毒的贝类有蚶子、花蛤、香螺、织纹螺等常食用的贝类。
有毒藻类主要为甲藻类(Dinoflagellate),特别是一些属于膝沟藻科(Gonylaecae)的藻类。毒藻类中的贝类
麻痹性毒素主要是石房蛤毒素(Saxitoxin)。该毒素为白色,易溶于水,耐热、胃肠道易吸收。其分子量为299,
石房蛤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在分子量较小的毒素中为毒性较高者。对人经口致死量约为0.54~0.9mg。
2.
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唇、舌麻木,肢端
麻痹,
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等,部分病人伴有低烧,重症者则昏迷,
呼吸困难,最后因
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亡。
3.预防措施
(1)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定期对贝类生长水域采样进行显微镜检查,如发现水中藻类细胞增多,即有
中毒的危险,应对该批贝类作毒素含量测定。
(2)规定市售贝类及加工原料用贝类中毒素限量。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对冷藏鲜贝肉含石房蛤毒素(STX)的限量为≤80μg/100g,对罐头原料用贝肉
中毒素限量,美国为≤200μg/100g,加拿大为≤160μg/100g,可作借鉴。
(3)做好卫生宣教,介绍安全食用贝类的方法。贝类毒素主要积聚于内脏,如除去内脏、洗净、水煮,捞肉弃汤,可使毒素降至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