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脂溢性脱发是指自青年时期开始,前额、头顶部位进行性秃发。 斑秃是指头发骤然发生斑片状脱落,而毛囊正常,亦称“鬼剃头”,其重者,头发全部脱落,甚者全身毛发均脱落,称之为“普秃”。
中医认为毛发生长主要和肝肾有关,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说明毛发润养源于血,其生机则源于肾中精气。肝肾同源,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
一、脂溢性脱发常见于青壮年男子,主要分湿热型和血燥型两种:
1、湿热型:表现为头皮油腻如膏脂,或头屑多,有明显瘙痒,日久稀疏变细,以致脱发秃顶。此证湿热内蕴,外受风邪,湿热上蒸巅顶,蕴于肌肤,致使头发失荣养。治疗以健脾祛湿、疏风健发
祛湿健发汤:炒白术15克、泽泻10克、猪苓15克、萆薢15克、车前子10克、川芎10克、赤石脂12克、夜交藤15克。一日一剂,水煎服。
外洗方:透骨草30克、枯矾10克,煎水2000ml外洗,每周2---3次。
2、血燥型:表现为头皮多屑呈糠秕状,头发干燥无光泽,痒若虫爬,头发稀疏而稀,此系血虚风燥,发失濡养所致。治疗宜养血补阴、乌须生发
苣胜子汤:苣胜子10克、黑芝麻10克、桑椹子10克、川芎10克、菟丝子12克、首乌12克、当归10克、炒白术15克、木瓜6克、白芍12克、甘草10克。一日一剂,水煎服。
外洗方:透骨草20克、侧柏叶15克、皂角10克,煎水2000ml外洗,每周1---2次。
二、斑秃,亦称“鬼剃头”,,又名圆形脱发,其表现为突然发生于头部的无炎症性的局限性脱发。脱发部位平滑光亮,呈圆形,严重者全部脱尽,须眉俱落,称为全秃。多因肝肾虚亏,阴血不足,血亏气虚,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以致发失所养则脱落。治疗宜滋补肝肾、养血祛风生发
神应养真丹加减:熟地10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5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0克、夜交藤15克、当归10克、生黄芪60克、白芍15克、天麻6克、羌活6克、川芎6克。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合欢花;心烦起急者,加菊花、钩藤、柴胡、黄芩,去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