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是指发生在每年10—11月份这个季节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组最多见。本病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测体温在38—39.5℃之间、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促发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孩子腹泻时要不要禁食?
传统的观点对急性腹泻采用禁食8—12小时,甚至24小时的饥饿疗法,这种令“胃肠道休息”的治疗方法是错误的。许多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泻时,患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仍可达到正常的60—90%。较长时间饥饿,不仅不利于患儿营养的维持,尤其原有营养不良者其营养状况更进一步恶化,还影响肠粘膜修复、更新,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最后导致“腹泻———营养不良———易致腹泻”的恶性循环。儿科专家目前主张对急性腹泻应继续母乳喂养或喂食。理由是,禁食是有害的,这是因为腹泻患儿现有营养丢失较多,限制饮食会导致无法挽回的营养损失;禁食患儿因饥饿常哭闹不止,易发生低血糖,体重明显减轻。继续喂食者食欲恢复快,腹泻和呕吐次数并未因此而增加,且体力恢复早,抗病力较强,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专家们指出,母乳喂养儿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养儿可先喂稀释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喂养2—3天,以后逐渐增至全奶;半岁以上的孩子可选用米汤、稀饭或烂面条等,可给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并加些熟植物油、疏菜、肉末或鱼末等,但需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
△怎样判断幼儿腹泻有无脱水?
临床上,判断婴幼儿腹泻脱水的主要指标有:(1)体重迅速减轻:患儿体液丢失占体重5%以上考虑脱水存在;(2)少尿:尿量减少程度与脱水严重程度成正比;(3)眼窝凹陷:孩子双眼窝凹陷时提示已有轻中度脱水;(4)哭时仍有眼泪水,说明患儿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哭而无泪水、口渴、烦躁不安提示机体严重缺水。此外,婴儿前囱门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末端凉也为患儿脱水的客观征现象。
△治疗秋季腹泻病到底要不要使用抗菌素?
秋季腹泻病原绝大多数是轮状病毒,国内调查结果显示,秋季腹泻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50—80%,可见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较为普遍。事实上,中国腹泻病治疗方案中指出,70%的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毒素细菌引起,可以不用抗菌药物,只要做好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如丽珠肠乐或培菲康等)和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大多数患儿可以治愈;大约30%拉脓血便患儿多为侵袭细菌如痢疾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仍主张使用敏感抗菌药物。通常使用一种当地有效的抗菌药物。如用药48小时,病情未见好转,再考虑更换一种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同时还可继发肠道菌群失调、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病迁延或加重。
△为什么秋季腹泻治疗首选口服补液盐?
据医生统计,婴幼儿秋季腹泻引起的脱水90%以上属于轻度和中度脱水,仅10%属于重度脱水。儿科专家们指出,对急性腹泻并发轻中度脱水患儿,治疗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写ORS,各医院和大药房都有出售)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脱水的作用。在得不到标准ORS的情况下,可用汤加盐溶液。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1斤装酒瓶一瓶)+白糖10克(5毫升勺2平勺)+细盐1.75克(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毫升煮2—3分钟。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专家们还指出,静脉输液(俗称挂盐水针)只用于中重度脱水。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切不可随意向医生要求输液治疗。这是因为滥用输液不仅会增加患儿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时会发生输液反应引起病情恶化。
△如何护理好腹泻患儿?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发生在家中,正确的生活护理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观察大便次数、量及性状,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保留一些新鲜大便送到附近医院化验,有助于病因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做好床边隔离,护理病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注意有无排尿。专家们指出,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要点是继续喂食,服用口服补液盐,做好液体疗法,合理应用药物,一般病程在5—8天就可完全治愈。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