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虫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在每年夏秋季节,发病率居高不下。据专家调查提示,去冬今春平均气温均高于常年,而气温偏高使蚊蝇活动异常,今年蚊蝇越冬周期大大缩短,目前蚊蝇正进入大量繁殖生长期,蚊蝇高峰已较往年提前,因此早防早治更加重要。
追根溯源
夏秋季节,在小儿外科门诊室里,常可见一些小病人的眼睑或外生殖器肿胀得面目全非,有些连眼睛都睁不开,甚至有因生殖器严重肿胀致排尿障碍,等等。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是受了“风邪”而求神拜佛,往往贻误了病情造成不良后果。其实,小儿虫蜇是被毒虫咬伤后引起的。小儿皮肤娇嫩,常易被毒虫咬伤。毒虫的种类很多,城市常见的毒虫有蚊、蝇、虱、臭虫、跳蚤等,农村还有蜂、蜘蛛、蜈蚣、螨及蝎等。
常见症状
小儿被毒虫咬伤的部位,大多数在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穿着开裆裤的婴幼儿,则臀部、会阴、外生殖器也容易受累。若仔细查看,则会发现皮肤有虫咬痕迹。毒虫口内含有毒素,被咬伤后局部可产生过敏性反应,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严重肿胀,特别在眼睑、口唇和外阴等皮肤较薄处会肿胀,造成不能睁眼、影响口的张闭,男孩的阴茎和女孩的大阴层肿胀,严重时还会出现排尿障碍。虫蜇后除了被蜇处有肿胀外,孩子会感到奇痒,因此乱搔。一旦皮肤抓破,细菌入侵则可发生炎症。一般虫蜇后,皮肤肿胀多在1—3天内自行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蜂蜇除了上述局部反应外,还可出现两种全身反应,其一是过敏反应,约有1%—2%病人发生,表现头面、四肢和舌有刺痛和痒感,面部及耳轮浮肿,如浮肿延及喉部则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其二是中毒反应,表现为头痛、呕吐乃至抽搐,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被多只蜂咬伤后,病情较严重。
治疗措施
虫咬伤一般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如被虫蜇处有奇痒感,可涂以清凉油、必舒膏或复方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对蜈蚣咬伤者,可用雄黄、明矾等量研成粉末,凉水冲和后涂在患处。对于蜂咬伤,应先用胶布粘除带有毒囊的蜂刺,或用镊子拔除,但钳除要避免弄破毒囊,然后在被蜇处用双氧水搽洗,最后将装有冰块的塑料袋敷在局部红肿处,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在婴幼儿使用上述带有刺激性止痒药膏时,切勿误入眼睛,以防止产生意外。虫咬伤患者还可服一点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等,有皮肤感染者,应用抗菌素治疗。对蜂蜇后的中毒反应,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