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3个月~2岁小儿。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以骨骼改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一)诊断要点
依据病史中高危因素,症状体征、X线及血生化指标进行佝偻病的临床分期 (活动期包括初期和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根据骨骼改变程度可将佝偻病分为轻、中、重三度。
1.高危因素
(1)高危发病年龄 生后12个月内婴儿,尤其6个月内婴儿为佝偻病的高发年龄,因生长发育迅速,需相对多的维生素D和钙以满足生长的需要,如未及时补充,易发生佝偻病。
(2)早产、多胎及低出生体重婴儿 早产、多胎及低出生体重婴儿体内储钙、磷不足,生后又生长发育速度较快,需较多的维生素D以满足需要,如补充维生素D不足,则易发生佝偻病;
(3)喂养不当 婴儿每日需要维生素D10μg(400IU),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极少(1μg/L),虽含钙、磷多,但因酪蛋白高、乳糖含量低,影响钙的吸收,易发生佝偻病。喂以谷类为主时,因含大量植酸,使钙、磷不易被吸收,也可导致佝偻病发病增高。
(4)日光照射不足 日光中,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因此,日光照射不足使内源性维生素D3生成减少,导致佝偻病。寒冷的冬、春季节日照时间短且紫外线较弱,小儿户外活动减少,故紫外线照射量明显不足而易发生佝偻病,据调查,孕晚期母亲晒太阳的量和维生素D摄入量与她们婴儿的佝偻病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冬、春季节母亲孕晚期晒太阳时间不足,使出生婴儿易发生佝偻病。
(5)患其他疾病的小儿 肝胆或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及利用。肝、肾疾病使维生素D在肝、肾中羟化作用发生障碍,具有活性的1,25-(OH)2D生成减少,导致钙、磷代谢失衡,而发生佝偻病。长期使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因刺激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物,而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2.症状 早期佝偻病的神经系统症状有多汗心&惊和烦躁不安等,多与周围环境条件无关,一般常见于小婴儿。
3.体征 以骨骼改变为主,在3~6个月开始出现颅骨软化征,好发于枕颞部,但少数也可属正常现象;前囟门增大约3×3cm,边软;6个月开始出现鸡胸或漏斗胸,肋软沟及肋串珠改变;8~9个月出现方颅;会走以后因两下肢负重身体重量易发生“O”、“X”型腿。若12个月小儿仍未出牙或18个月后前囟仍未闭合,应考虑除外佝偻病。重度佝偻病小儿,可有全身肌肉松弛,影响小儿运动功能,动作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育发育迟缓。小婴儿头部因多汗刺激而常发生枕部脱发形成枕秃,但为非特异性。
4.X线改变 骨骼改变可通过X线摄片反映出来,通常采取腕部摄片。
5.实验室检查 佝偻病的血生化改变以血清中25-OHD浓度最敏感,在发病初期即明显降低,血磷降低,血钙降低或正常,碱性磷酸酶增高。
(二)治疗
1.针对发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多进行户外活动,母乳喂养,合理喂养,治疗原发病。
2.药物治疗 主要用维生素D治疗,酌情补钙。活动期佝偻病,初期每日口服125~250μg(0.5~1万单位),连服一个月,不能坚持口服者,可注射维生素D2每次10000μg(40万单位)或D3每次7500μg(30万单位),用1次即可。激期每日服用维生素D250~500μg(1~2万单位),连服一个月,不能坚持口服者肌肉注射维生素D2每次10000μg(40万单位)或D3每次7500μg(30万单位),连用1~2次,每次间隔一个月。经上述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减轻、恢复。X线、血生化趋于恢复正常,进入恢复期,在夏、秋季多晒太阳即可,冬季给予维生素D2每次500~5000μg(10~20万单位),一次口服或肌注。后遗症期或3岁以后小儿不需药物治疗。
(三)预防
应从胎儿期开始预防,孕母应加强户外活动,妊娠末期补充维生素D2500~5000μg(10~20万单位)和钙剂,注意平衡膳食。新生儿应尽早户外活动,每日l~2小时,生后2周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日10μg(400IU)。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人工喂养婴儿在生后1~2周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日12.5~25μg(500~1000IU)。强调母乳喂养,定期健康检查,以早期发现佝偻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点
依据病史中高危因素,症状体征、X线及血生化指标进行佝偻病的临床分期 (活动期包括初期和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根据骨骼改变程度可将佝偻病分为轻、中、重三度。
1.高危因素
(1)高危发病年龄 生后12个月内婴儿,尤其6个月内婴儿为佝偻病的高发年龄,因生长发育迅速,需相对多的维生素D和钙以满足生长的需要,如未及时补充,易发生佝偻病。
(2)早产、多胎及低出生体重婴儿 早产、多胎及低出生体重婴儿体内储钙、磷不足,生后又生长发育速度较快,需较多的维生素D以满足需要,如补充维生素D不足,则易发生佝偻病;
(3)喂养不当 婴儿每日需要维生素D10μg(400IU),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极少(1μg/L),虽含钙、磷多,但因酪蛋白高、乳糖含量低,影响钙的吸收,易发生佝偻病。喂以谷类为主时,因含大量植酸,使钙、磷不易被吸收,也可导致佝偻病发病增高。
(4)日光照射不足 日光中,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因此,日光照射不足使内源性维生素D3生成减少,导致佝偻病。寒冷的冬、春季节日照时间短且紫外线较弱,小儿户外活动减少,故紫外线照射量明显不足而易发生佝偻病,据调查,孕晚期母亲晒太阳的量和维生素D摄入量与她们婴儿的佝偻病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冬、春季节母亲孕晚期晒太阳时间不足,使出生婴儿易发生佝偻病。
(5)患其他疾病的小儿 肝胆或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及利用。肝、肾疾病使维生素D在肝、肾中羟化作用发生障碍,具有活性的1,25-(OH)2D生成减少,导致钙、磷代谢失衡,而发生佝偻病。长期使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因刺激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物,而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2.症状 早期佝偻病的神经系统症状有多汗心&惊和烦躁不安等,多与周围环境条件无关,一般常见于小婴儿。
3.体征 以骨骼改变为主,在3~6个月开始出现颅骨软化征,好发于枕颞部,但少数也可属正常现象;前囟门增大约3×3cm,边软;6个月开始出现鸡胸或漏斗胸,肋软沟及肋串珠改变;8~9个月出现方颅;会走以后因两下肢负重身体重量易发生“O”、“X”型腿。若12个月小儿仍未出牙或18个月后前囟仍未闭合,应考虑除外佝偻病。重度佝偻病小儿,可有全身肌肉松弛,影响小儿运动功能,动作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育发育迟缓。小婴儿头部因多汗刺激而常发生枕部脱发形成枕秃,但为非特异性。
4.X线改变 骨骼改变可通过X线摄片反映出来,通常采取腕部摄片。
5.实验室检查 佝偻病的血生化改变以血清中25-OHD浓度最敏感,在发病初期即明显降低,血磷降低,血钙降低或正常,碱性磷酸酶增高。
(二)治疗
1.针对发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多进行户外活动,母乳喂养,合理喂养,治疗原发病。
2.药物治疗 主要用维生素D治疗,酌情补钙。活动期佝偻病,初期每日口服125~250μg(0.5~1万单位),连服一个月,不能坚持口服者,可注射维生素D2每次10000μg(40万单位)或D3每次7500μg(30万单位),用1次即可。激期每日服用维生素D250~500μg(1~2万单位),连服一个月,不能坚持口服者肌肉注射维生素D2每次10000μg(40万单位)或D3每次7500μg(30万单位),连用1~2次,每次间隔一个月。经上述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减轻、恢复。X线、血生化趋于恢复正常,进入恢复期,在夏、秋季多晒太阳即可,冬季给予维生素D2每次500~5000μg(10~20万单位),一次口服或肌注。后遗症期或3岁以后小儿不需药物治疗。
(三)预防
应从胎儿期开始预防,孕母应加强户外活动,妊娠末期补充维生素D2500~5000μg(10~20万单位)和钙剂,注意平衡膳食。新生儿应尽早户外活动,每日l~2小时,生后2周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日10μg(400IU)。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人工喂养婴儿在生后1~2周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日12.5~25μg(500~1000IU)。强调母乳喂养,定期健康检查,以早期发现佝偻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