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心理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四)
2004-4-5 18:07:33
四、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本园从1996年以来,坚持科研引路,向科研要质量,在理论指导下实践,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提高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实践,走一条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道路。
1.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四年中,我们十分重视理论学习,系统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这不仅增强了我们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而且提高了我们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我们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组织了二十多次讲座,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进行情报研究,撰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国内外情报研究10万字。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刻苦钻研,碰到问题就互相探讨或向专家请教。我们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减少了盲目性。
2.科研和教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两条腿走路,我们找到了结合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具体化、科研课题化、管理规范化、责任指标化四个操作层面上展开。每位教师参与科研,在制定班级计划时,根据本园、班级实际,依据幼儿发展水平,同步确立研究课题和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例如"音乐活动与幼儿合群性研究"、"体育与社会性发展"、"美术活动中的合作、交往"等课题,将科研和教研融合起来。课题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是衡量教研水平的砝码,使保教质量不断提高,为管理规范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目前已形成了"班班有课题,人人有论文"的局面。
3.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我们幼儿园把教育、教学和科研融合,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教育和教学之中,产生理想的效果。
(1) 把幼儿五大领域目标和课题研究目标融合起来,制定本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2) 设计了心理教育活动教案50篇,设计体育游戏活动共24篇,主题教育活动小班三项、中班四项和大班四项共60篇。
(3) 教师的儿童发展观有了较大转变,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树立。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是主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脱离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简单之和,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幼儿园的日常工作融合才会获得高效益。
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主要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之中,就能发挥增效的作用。游戏在合群性和独立性培养中是极好的手段,尤其是角色游戏。幼儿通过对游戏的主题、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主体活动,学会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这对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一是游戏的功能性原则,二是儿童需要性原则,三是具有针对性原则。在游戏心理教育活动中,我们根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群能力。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的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里的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顺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而不是就是论事,"阳春面加交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教材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
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也采取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线,小班、中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些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幼儿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他们的合群性。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园的吃睡等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小厨房和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在绕有兴趣的生活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能力,尤其是他们每天吃的菜,由他们一起自己拣,自己洗,不但认识了大部分菜的名称,而且使幼儿共同合作,感受一种群体感。生活锻炼是培养幼儿合群性的资源。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体育运动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体育游戏,尤其是感觉统合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