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错过的专家建议
不再事事包办代替。宝宝会走了,意味着他要逐渐脱离大人的掌控,开始运用自己的身体和能力,一步一步迈向独立,最终变成完全自主、有自己想法的个体。
这时候,宝宝出现“唱反调”显示出他对“自己做决定”这件事已经有所觉察。现在,你最需要做的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教养方法,不能再事事包办代替了。
和宝宝一起体验分离。宝宝学会走路以后,他就会经常迈着蹒跚、摇晃的步子离开你,随后又急急忙忙地回到你的身边;有时候,他会嬉笑着离开你,逗你追赶上他、再给他一个拥抱。这样的尝试和游戏会不断反复。这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孩子正在试验自己和母亲的分离,体验分离的感觉,体会自主行动的快乐,这让他深感满足。大人千万不要因为担心跌交、闯祸而限制宝宝。
避免冲突的最好方法是理解孩子
爱心提示:
不要害怕宝宝发脾气,也不能在“风口浪尖”上和宝宝对着干。宝宝发脾气的时候,父母给予的关注过多,或者反应强烈,恐怕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面对嚎哭发怒的宝宝,尽量保持冷静和平常心,对你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却是减少“火山爆发”频率的有效办法。
* 别把学习当胡闹
摸这碰那,爬上爬下,惹事闯祸,又哭又笑。宝宝这么忙碌、如此调皮,在大人眼里完全是胡闹。然而,宝宝就是通过这样的运动和游戏,进行着他主动的学习和探索:人格在其中得以发展,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在其中得以发展,大脑和思维能力在其中得以发展。
如果你的宝宝总是安静地坐着,父母反而要有所警觉了。
* 行为发生变化就是孩子学习、进步的过程
对宝宝来说,行为发生变化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大人习惯上把把认字、数数、学弹琴看成学习。其实,能走了、会说话了、会用小勺了,都是宝宝重要的学习成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着无数的、自发的、反复的学习。在看似淘气的动手动脚的过程中,宝宝的大脑和客观世界建立了联系和条件反射,大脑得到训练,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经验,也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心灵的活跃和身体的运动是相辅相成的,这是1~2岁孩子的年龄特点。
*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还有你的耐心和信任
孩子在接触新事物、探索新事物的时候,并不希望别人马上提供意见和帮助。
他们需要时间自己摸索,自己判断。时机成熟的时候,孩子会发出信号,希望得到父母的解释和帮助。孩子需要完整的时间自己反复琢磨、不断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的各种能力、独立性和自信心,还能让他感受父母的信任和善解人意。
有人说得好,种籽成长的条件是水和阳光,还有时间。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种籽发育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孩子的成长也一样。
* 消除冲突,寻找替代的方法
不要随意限制孩子,让孩子充分地自由地练习他的新技巧。孩子坚持要挥动胳膊丢东西,不妨给他几个小沙包,鼓励他在室外朝着小篓筐丢掷;孩子非爬高不可,铺上地毯,任由他在沙发上爬上爬下,大人不用担心摔倒受伤。
这个时期,孩子的新肌肉发展很快,家里未必一直都有适合他们练习肌肉的地方,公园和儿童游乐场通常都有发展大肌肉的游戏设施,父母可以定期带孩子去接触这些玩具,锻炼孩子的肌肉。
1. 睁大眼睛注意孩子的安全;
2. 给孩子创设自由而又安全的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