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神气地挺着大肚子时,先生的朋友就对他传之以“道”:“将来你夫人做月子,你要躲着她点。我那位本来脾气温良,可做月子时,简直比母老虎还凶……”先生笑笑,说:“我那位是学心理学的,没问题!”
我俩都没想到,那位朋友的话竟然应验了:从医院回家第一天,我就发脾气,还前所未有地砸了杯子。之后一段时间,我的情绪起伏很大,有时跟宝宝在一起玩,开心得什么都忘了;有时又会为芝麻粒大的事彻夜辗转反侧(当时可觉得是天大的事),暗自垂泪。先生觉得我莫名其妙,我则认定他是引起这一切的根源。
是宝宝的外婆最早发现了异常——尽管我每次生气、流泪那是避开老人的,但她发现,宝宝饿得比平时快,哇哇地哭着显然没吃饱,于是就猜到了,说:“奶水多少和情绪关系最密切,宝宝最知道妈妈的心情了。”听她这么一说,我很难过,为了女儿,我想尽快调整自己,但费了很大劲儿,还是做不到。
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前来看我,敏感地发现了异常--刚刚哭过,我的眼圈红若桃花。我索性对她说:“我现在特别需要心理援助,我觉得无法控制自己,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由于两个人是同行,所以,咨询起来就直入主题。
她告诉我,目前,我的主要问题是心理适应不良,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她的启发下,我开始冷静下来,对这些天来出现的种种异常进行了反思。
首先,母亲的角色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还没等我从分娩的痛苦中完全恢复过来,就开始没完没了地给宝宝喂奶、换尿布、观察大小便、哄睡等,手忙脚乱是免不了的。随之,我就出现了焦虑情绪,常担心宝宝会出现不好的情况,还担心自己不能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其次,宝宝的“加盟”,使家庭结构、重心发生了变化。过去,先生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我已习以为常。现在,父女关系成了首位,对我的关心自然少了。家中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父母加入到家庭中来参与照料。此前,父母从未和我们这个小家庭在一起生活过,生活习惯、观念等差异自然表现出来。我特别怕父母受委屈,如果发现有蛛丝马迹,我就会当着全家人的面训斥先生。还有,老人的养育观难免与我们有相异之处,我也得在中间协调。要协调好这么多新的.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