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后,并不是所有妈妈都会因为“解除负担”而恢复往日的轻松自在;相反,不少人还会因生育而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
根据其所表现的不同症状、体征等,我们并不难确定发热的原因,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妈妈们在有了基本判定后,才能及时去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诊治。
1、产褥感染
这是指在产褥期内,产妇生殖道的创面受病菌的感染,引起局部或者全身的炎症变化。通常生孩子会消耗妈妈相当多的体力,这往往容易导致其身体的抵抗力降低,也因此产妇的阴道内极其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害,这一方面可能是孕妇自身生殖道内寄生的病原体受到诱发后导致生病,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使用了不干净的衣物而造成的。
产褥感染时,炎症病变可局限于创伤部位,如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内膜等部位。也可以通过淋巴组织或者直接扩散,引起子宫肌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等。
产褥感染引发的发热,体温都超过38℃,并伴有阴部疼痛和怕冷现象,同时,分泌物也会增多,并且气味难闻。
一般从出现发热的时间来看,如果从产后24小时起,到10天之内的发热现象,应多考虑为产褥感染。
怎么办?
医生会通过超声波检测或分泌物化验来诊断你是否患了产褥感染。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因地制宜地帮助你解决病痛,比如为你清除宫腔内的残留物,去除脓肿部分,以此来减少病原组织等;也会用一些抗菌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对感染严重者,还会使用高效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以及积极地对症支持治疗。当感染有所缓解之后,体温自然也会逐步恢复正常。
2、泌尿系统感染
主要原因是外阴部的细菌经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约80%~90%是因大肠杆菌引起的。除了有发热症状以外,有时也伴有发冷、尿频、尿急及腰痛等症状。
怎么办?
治疗时,在用药上一定要注意,一般在症状消失并尿检阴性后,仍应继续用药3~5天。经过合理治疗后,3日左右体温即可降至正常,排尿不适也渐渐消失。另外,平时应多饮水、勤排尿,并注意每次排尿时要将尿排净,以免细菌在膀胱里繁殖。
3、上呼吸道感染
生完孩子后,产妇一般会抵抗力下降,容易受风着凉,这时候上呼吸道最容易受到感染,一旦患上感冒,发热自然也是难以避免,除此之外,常伴有鼻塞、咽喉肿痛、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虽然感冒并非产褥期特有的病症,但对于产妇来说,却也不容忽视。
怎么办?
当你感冒后,首先应该增加自己每天的喝水量,改变饮食习惯,食谱从“大补型”改为“清淡型”。另外,也可以服用一些性质温和的感冒冲剂。如果仍不见好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感冒药物和抗生素。另外,平时要注意产后休养室的通风,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
4、产褥期乳腺炎
这种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产后2~6周左右。由于新手妈妈缺乏哺乳的经验,不能及时将乳房中的乳汁排空,因而容易使乳水郁积。通常,妈妈的双乳会有胀痛感,并且表面微红,手触有痛感,乳头有破裂现象或乳房发胀,并伴有高热不退,怕冷,皮肤上还有红点,而发热体温一般为38.5℃左右。
产褥期乳腺炎一般有两种,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需要说明的是,在产后两至三天内,乳房有发胀感,并有发热现象,未必就一定是乳腺炎,如果症状两天后自然消退,则不用紧张,这只是产后所发生的正常现象。
怎么办?
如果乳头有破裂的现象,首先应立即停止哺乳,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消除炎症,同时用药物清洁,再涂药膏进行治疗;如果乳头并没有破裂,患病初期仍然可以进行哺乳。另外,按摩的方式可以促进乳房内乳汁的排出,也可以用冷热水交替的方法对乳房进行局部敷疗。如果乳房已经发生肿胀应进行全面的体检,病情严重者,则需要进行手术引流。
正确的哺乳姿势、及时排空乳汁,对于预防此病的发生有明显作用;中药的内服外用,对于此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产褥期健康提示
● 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同时,在产褥期应坚决避免盆浴和夫妻性生活。
● 加强锻炼,每天15分钟的产褥期体操可以帮助你缓解肌体压力。
● 饮食合理,暴饮暴食和迫不及待地减肥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 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请医生对症下药。
● 多喝水,少吃药:在还没有经医生确诊病因时,不要随便吃降温药。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