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每年有1280万新生儿出生,据此推算学龄前儿童大约7680万人,这些儿童正是卫生部提出“健康中国2020”的主要目标人群,他们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关系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
学龄前儿童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良好习惯和纠正不良行为的最佳阶段。有证据表明,我国城市儿童的饮食行为存在着很大问题,合格率仅11.7%。值得关注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孩子偏食率越高;家庭用于食物的消费越高,孩子越容易挑食。
最后调查得出的结论是:
1.城市儿童偏食、挑食的饮食行为严重;
2.家长喂养理念和行为存在误区;
3.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较多;
4.预防儿童错误饮食行为的关口前移。
孩子的饮食行为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与成年后的健康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6岁正是城市儿童进入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阶段,对孩子一生有重要影响,此阶段正是儿童的辅助食品添加修正和巩固时期,也是营养教育和干预的最佳阶段。
本次调查在北京、上海两个城市进行。调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资助。对象为城市3-5岁学龄前儿童,共调查1557人。调查结果显示,有44.4%的儿童偏食,有50%的儿童挑食,有87.5%的儿童吃零食,有70.3%的调查儿童喜欢喝饮料,有71.2%的调查儿童回到家后加餐,50.3%的调查儿童睡前进食。
儿童偏食、挑食的饮食行为严重
家长以身作则是孩子科学饮食的关键
儿童偏食、挑食是儿童饮食最大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挑食和偏食必将导致能量和营养的不均衡,进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出现挑食和偏食的主要因素有食物的味道、气味、营养、外观、家中食用频率以及父母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同时, 儿童饮食行为常模仿父母, 如果父母有挑食、偏食习惯, 易使孩子形成同样不良习惯。父母应给予儿童正面引导, 培养定时、定量用餐习惯, 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 做到色、香、味、形俱全, 营养均衡, 以引起食欲。
此外, 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注意控制孩子零食的摄入时间和数量, 以免影响正餐食欲。
饮食行为的内涵包括喂养、进食行为、食物选择和进食氛围。儿童的进食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由被动进食过渡到主动进食;年龄越小,受家长进餐行为的影响越大。城市儿童挑食偏食的现象较为普遍,偏食的种类也较多。
人们对食物的偏好、饮食习惯和对口味的喜好是从婴幼儿期开始的,幼年时期的饮食习惯和对食物的喜好可以延续到儿童期、青春期,甚至成年期。所以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培养从出生就开始,甚至提前至孕期,妈妈在孕期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家庭是儿童少年的主要生活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他们合理饮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的年龄越大,儿童受父母或监护人的控制越小,对饮食的自主选择性越多,但他们的营养知识又较为贫乏,于是在饮食行为上表现为常挑食偏食的倾向。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