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抽搐病
■主食、蔬菜摄入偏少或不摄入主食、蔬菜,引起体内缺镁。
关于抽搐病
镁广泛分布于植物中,肌肉和脏器中较多,乳制品中较少。动物性食品中镁的利用率较高,达30……
■主食、蔬菜摄入偏少或不摄入主食、蔬菜,引起体内缺镁。
镁广泛分布于植物中,肌肉和脏器中较多,乳制品中较少。动物性食品中镁的利用率较高,达30%~40%,植物性食品中镁的利用率较低。镁的需要量2~3岁为150毫克,3~6岁为200毫克
建议摄取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每天约需镁350毫克,成年
女性约为300毫克,孕妇以及喂奶期
女性约为450毫克(每星期可吃2~3次花生,每次5~8粒便能满足对镁的需求量)。
很多人容易在夜里睡眠时发生腿部“抽筋”,这在医学上称作“抽搐病”,尤以夜里受凉为甚。不少人将其归咎于
缺钙,但从人体对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需求来说,缺镁时也会发生这种症状。
■生活中的应激(压力)事件可使体内镁的排泄量大增;饮酒会使食物中镁在肠道吸收困难,并使镁排泄量增多,造成缺镁。
■超负荷脑力劳动及高强度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使体内需镁量激增而饮食中没及时补充,造成缺镁。
■咖啡和茶喝得太浓太多,引起体内缺镁。
抽筋”多吃含镁食物
■饮食中钠盐过多,引起体内缺镁。
镁是哺乳动物和人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细胞内重要的阳离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肌肉的收缩作用。
据测定:紫菜含镁量最高,每100克紫菜中含镁460毫克,居各种食物之冠,被喻为“镁元素的宝库”。其余含镁食物有:谷类如小米、玉米、荞麦面、高粱面,燕麦,通心粉,烤马铃薯;豆类如黄豆、黑豆、蚕豆、豌豆、豇豆、豆腐;蔬菜如冬菜、苋菜、辣椒、蘑菇;水果如杨桃、桂圆、核
桃仁;其他如虾米、花生、芝麻,海产品等。镁有助于调节人的心脏活动,降低血压,预防
心脏病,提高男士的生育能力。建议男士早餐应吃2碗牛奶燕麦粥和一只香蕉。
■
肥胖、胰岛病症和葡萄糖耐受失调等糖代谢紊乱与缺镁有关。
镁缺乏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安、易激动、手足抽搐、反射亢进等,正常情况下,由于肾的调节作用,口服过量的镁一般不会发生镁中毒。当肾功能不全时,大量口服镁可引起镁
中毒,表现为
腹痛、
腹泻、呕吐、烦渴、疲乏无力,严重者出现
呼吸困难、紫绀、瞳孔散大等。
■高血压患者往往严重缺镁,在水中含镁量低的地区,
高血压病、脑癌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含镁量高的地区,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水质的含镁量都不太高。
■神经反射亢进或衰退、肌肉松颤、手足抽搐、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情绪不安、容易激动,也是缺镁的典型表现。
镁是人体中仅次于钾的细胞内正离子,它参与体内一系列新陈代谢过程,包括骨及细胞的形成,与神经肌肉和心脏功能有密切关系。一般成年人每日对镁的需求量,男性为350毫克,
女性为300毫克,如果缺镁,可导致肌肉无力,耐久力降低。由于运动,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大量消耗体内的镁,从而降低肌肉的活动功能,甚至还会发生抽搐、痉挛等。
■过多食用肉、蛋、虾等丰富的磷化合物会阻碍镁的吸收。
■严重
腹泻、
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等病症以及长期服用利尿剂者,会引起镁缺乏。
镁在人体运动功能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之所以活着,全靠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维持着生命活动,而催化这些生化反应则需要上千种促酶(生物催化剂)。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镁可激活325个酶系统,把镁称为生命活动的激活剂是当之无愧的。近年来,国外科学家研究指出,人到中年以后要“镁”食。即要多食含镁丰富的食物。心血管疾病,如
冠心病、
高血压、
高血脂、
心肌梗塞、
糖尿病等多在人到中年之后发生,这与体内镁含量降低有关。
专家认为,在正常摄入食物的情况下,一般不存在缺镁和补镁的问题。若出现缺镁症状时,应多选用含镁丰富的食物:谷类、豆类、绿色蔬菜、蛋黄、牛肉、猪肉、河鲜产品、花生、芝麻、香蕉等。豆腐中也含有较高的镁成分,经常吃些卤水豆腐,可解决由于缺镁引起的“抽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