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糖尿病治疗 >> 糖尿病的病理和日常保养

糖尿病的病理和日常保养


www.cnkang.com  2012-10-23  康网论坛    
核心提示:糖尿病的病理和日常保养 糖尿病病理 糖尿病的病理变化包括胰腺的病理变化和其慢性并发症造成的血管改变。 一、胰腺病变糖尿病1型与2型的胰腺病理变化不同。1型多数呈胰岛炎改……
糖尿病病理
糖尿病的病理变化包括胰腺的病理变化和其慢性并发症造成的血管改变。

一、胰腺病变糖尿病1型与2型的胰腺病理变化不同。1型多数呈胰岛炎改变,胰岛数量和B细胞数量均减少,病程较长者胰腺体积及重量均变小、变轻,约为正常的50%或更小,提示胰岛素的绝对缺乏。糖尿病2型胰岛负担加重,胰岛素相对不足。病程达5年以上者胰岛数量和B细胞数减少,胰腺重量减轻、质地变硬。

(一)糖尿病1型胰腺病理改变明显,B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常达正常的10%以下,主要的病理变化有:

1.胰岛萎缩 是糖尿病1型最为常见的改变,表现为胰岛细胞皱缩,呈条束状而变狭窄,萎缩的胰岛细胞外形较小,核致密,胞浆少。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查显示,该类皱缩细胞能分泌胰升糖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等,但很少分泌胰岛素。

2.胰岛增生肥大 多见于病程短或新发病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增生肥大,直径超过300~400μm,细胞较大,外形规则清晰,核较大。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见多数肥大细胞为B细胞,颗粒几乎全部脱失,也有A细胞。糖尿病1型早期胰岛细胞增生肥大现象,可解释为“蜜月期”胰岛功能恢复、病情缓解的现象,数年后当病情复发或加重时,B细胞可几乎完全消失。胰岛萎缩和增生肥大的改变,在不同患者或在同一患者胰腺的不同部位中比例不等。

3.B细胞空泡变性 主要见于本病急性期,细胞浆变空,光镜下未见颗粒或其它细胞器,是由于B细胞内糖原沉积所致,一般不造成B细胞的永久损伤,属可逆性改变。

4.胰岛炎 胰岛及其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称胰岛炎。胰岛炎并不罕见,其阳性率差异很大,视病期和所取标本的部位而定。约存在50%~70%的糖尿病I型患者中,尤其多见于小儿及幼年患者。是糖尿病1型自身免疫反应B细胞破坏的重要病理变化。在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2型患者中,有时也可发现类似改变。

(二)糖尿病2型胰岛的病理改变较轻,在光学显微镜下约有1/3病例无肯定的病变,主要病理变化有:

1.透明样变 为糖尿病2型最常见的病理变化,多见于40岁以上及得病10年以上患者,年龄>40岁的病人中,约50%以上可见此改变。似与年龄和病程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非糖尿病老年人发生率约为2%。透明样物质为无定形的非细胞物质,分布于胰岛细胞和胰岛内毛细血管之间,数量多少不一,少者仅见于毛细血管周围,多者可取代部分或充满整个胰岛。

组织学上,透明样物质的染色特征和纤维状结构与淀粉样蛋白相似,故又称胰岛淀粉样变性。电镜观察,在胰岛细胞和毛细血管之间存在着垂直排列的淀粉样纤维,并常常延伸到B细胞膜的内膜深入,提示此蛋白的沉积物来源于B细胞,其形成与B细胞分泌和降解胰岛素失调有关。最近研究证实,透明样物质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淀素沉积所致。糖尿病2型患者B细胞密度降低与淀粉样蛋白沉积有关,因为该沉积物中存在细胞碎片,提示胰岛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与胰岛细胞破坏相伴发生,胰岛淀粉样变性可引起胰岛内分泌细胞萎缩和数量减少,表明胰岛淀粉样蛋白沉积与糖尿病2型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能是糖尿病2型的发病因素之一。

2.胰腺纤维化 无论糖尿病1型或2型均可见胰岛纤维化,使胰腺体积变小,质地变硬。糖尿病1型患者胰岛包膜增厚,并有纤维浸入,最终胰岛完全纤维化,提示系胰岛炎的后果。糖尿病2型胰岛纤维化的程度随年龄而加重,且常伴腺泡纤维化与胰血管硬化,揭示其纤维化与动脉硬化有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胰岛素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胰岛周围外分泌组织腺泡内的蛋白质合成,刺激腺泡的生长与分化,临床上胰岛素缺乏越严重,病程越长,其胰腺外分泌组织缩小和纤维化越严重。提示胰岛素缺乏和胰升糖素分泌增多是胰岛纤维化的原因之一。

3.B细胞空泡变性 一般多见于急性起病,病程较短的患者,阳性率20%~50%。B细胞浆透亮,有泡沫状变性,与糖尿病I型B细胞空泡变性的病理变化及病因相似,可能是B细胞内糖原沉积所致,与长期高血糖有关。此种糖原沉积影响胰岛素的合成、释放和贮存,使糖尿病病情恶化。用胰岛素治疗后此种糖原沉积可消失。

4.脂肪变性 约有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脂肪浸润,脂肪分布呈灶性,多见于胰腺小叶的分隔中,常伴胰腺萎缩和胰腺纤维化。常可见胰岛由一片的脂肪组织将其与胰实质分隔开。

二、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非常广泛,一旦发生,发展迅速,不论大中小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均可累及。在此基础上常并发许多脏器病变,如心血管、脑、肾、眼底、神经、皮肤等。特别是心血管病变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死原因。

(一)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皮破损,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沉积成斑块和弹力层的破裂。这些改变可见于许多非糖尿病者,故缺乏特异性。但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较高(约50%),发病不受年龄限制,病变较广泛,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足背动脉等。

(二)微血管病变包括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其基本病变是PAS阳性物质沉积于内皮下,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但弹力膜完整,这种病理改变为糖尿病微血管的特征性病变。糖尿病前期即可有基底膜的增厚,正常基底膜厚约80~250nm,而糖尿病人可达500~800nm。基底膜中的沉积物为糖蛋白。微血管病变分布广泛,常伴微循环异常,为许多糖尿病并发症中脏器病变的病理基础,病变常见于肾小球、视网膜、心肌、骨骼肌、神经等的微血管,引起肾脏病变、眼底病变、心肌病变和神经病变等。

三、其它病变腺垂体(垂体前叶)重量减轻,部分存在硬变,分泌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细胞增多,垂体切除术后,微血管病变可有一些改善,曾用于治疗严重视网膜病变,但近年来已少用。肾上腺皮质中类脂质减少。甲状腺呈胶质性变,功能多减退,中年以上患者甲状旁腺较小,严重病例有卵巢非特异性变化,睾丸造精功能尚能保存。

糖尿病日常保养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或是其他降糖药,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口服药物不行还是要适当使用胰岛素啊.多吃苦瓜有好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1,掌握病机,科学治疗.
肝失调畅,气机紊乱是糖尿病的病机关键.治疗糖尿病须以“疏肝调气”为法,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这是糖尿病治本之法.糖尿病在胰岛 生系列纯中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同时,还要配合饮食,运动,情志调理疗法才能奏效.
2,按饮食疗法原则吃饭.
■调节控制总热量.
■按照食物生糖指数,合理安排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各种营养成分.
■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做到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粗细粮搭配,肉蛋奶适量,蔬菜餐餐有;每顿八分饱,下顿不饥饿;少喝酒,不吸烟,饮食宜清淡.
可以在食物中添加疏糖粉,降低食物生糖指数,促进糖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疗法
运动可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纠正体内代谢紊乱,维持标准体重,改善心脏等脏腑功能,稳定病人病情.
依据中华传统养生学并结合现代运动学原理创编的有氧运动疏糖康复操,是糖尿病人的科学运动方式.
糖尿病人运动强度应掌握在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左右.
4,调理情志,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