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厥阴头痛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三阴头痛之一。《兰室秘藏·头痛门》:“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那么,厥阴头痛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厥阴头痛的治疗
吴茱萸汤主治气分之寒,故气虚者用参枣,气寒者用萸姜,皆不需深入血分,而当归四逆汤则主治经脉血分之寒,故血虚者用归芍,血寒者用桂辛,只于寒邪深重时,则气分血分之寒邪才会兼而有之,故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 生姜汤之用。(是知厥阴经脉之病,亦有气血层次之分)。
“阳明寒呕”者,是指厥阴之寒邪涉胃而呕,而非涉脾,所以此方用于因脾寒之干呕则不宜,故仲圣恐人混而误用,则申明之曰,得汤反剧者,属上焦。(说明:此处上下焦之分,指肝与脾对待而言,肝在下称下焦,脾在上称上焦。非指心肺之上焦)。
1、太阳头痛治宜疏通太阳经脉。穴位选取天柱、后溪、昆仑、玉枕、束骨。
天柱宜斜向下刺,不宜针刺过深,通常深度为0.5-1寸,束骨直刺0.5-1寸。针用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阳明头痛治宜疏通阳明经脉。穴位选取上星、阳白、印堂、攒竹、合谷、解溪。
上星沿皮向后刺入0.5-1寸,阳白用提捏进针法平刺0.5-1寸,解溪直刺0.3-0.5寸。针用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少阳头痛治宜疏通少阳经脉。穴位选取风池、率谷、外关、阳陵泉。
率谷穴沿皮斜向耳根方向针刺,刺入深度为1寸左右,侠溪直刺0.3-0.5寸,阴陵泉直刺1-2寸,针用泻法,留针20分钟左右,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4、厥阴头痛治宜疏通厥阴经脉。穴位选取百会、四神聪、太冲、肝俞、前顶。
四神聪四穴斜刺或平刺向正中百会穴,深度为0.3-0.5寸,前顶沿皮刺0.5-1寸,太冲直刺0.3-0.5寸。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厥阴头痛的用药与配伍 ,要考虑以下 3点 :1肝脏气血经络的生理病理特征 (肝脏的生理特点是体阴而用阳 ) ;2厥阴气化的生理病理特征 (厥阴的气化特点是阴尽阳生、寒温相兼、虚实夹杂 ) ;3肝胆内寓相火 ,诚如《伤寒来苏集》所说 :“以相火寄于肝经 ,外虽寒而藏不寒。”“若风寒燥湿之邪 ,一入其境 ,悉化为热 ,即是壮火。”头位一身之巅 ,清窍所寄 ,最易为火热所蒸扰 (吴茱萸汤寒厥头痛少见 )。1 厥阴头痛常用药菊花乘秋金肃令盛开 ,最喜风为之疏荡、湿为之滋养 ,所以菊花既能肃降清疏 ,又兼柔润养阴之功 ,疏散兼能清降 ,凉润兼利血气。菊花既调肝用 ,又养肝体 ,肝气易郁 ,肝血易滞 ,此物能利能疏 ;肝阳易亢 ,肝气易逆 ,此物能清能降。所以 ,冉雪峰《大同药物学》赞菊花“其入药也 ,能肩重任 ,非同处士虚声”;《本草蒙筌》载“驱头风止头痛晕眩 ,清头脑第一”;丁甘仁制肝阳类治法有祛风清宣法、养血柔肝法、养阴柔肝法、养阴潜阳法、清上实下法 ,诸法中皆用菊花 ;清代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 ,补肝气、熄风和阳、培土宁风皆用菊花。天麻以其甘缓质润之性可以滋补肝阴之亏 ,又以其质重沉降之力平抑肝气。
扩展阅读:厥阴头痛的症状有哪些?
厥阴头痛有主证巅顶疼痛、干呕、吐涎沫或四肢厥冷、舌淡苔白滑、脉细迟或弦细不数。伴胸脘不适。闭闷、面色欠华、气短软弱、微出冷汗、不思食。头晕、目眩等证者均可投以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如为脑振荡后遗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等或兼见头身动摇如坐舟车,视外界景物旋转不定,耳鸣、耳聋、不敢转动头部、动则头晕头痛、呕吐加剧、舌淡苔白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