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成因及特征

参与医生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王多多 副主任医师
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任务需要劳动者长时间保持某种特定的姿势或处于一种不自然的强迫体位,长期固定姿势或强迫体位是造成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积累性损伤的常见原因。劳动负荷过大,比如长期搬运重物,劳动节奏过快等原因也可以引起机体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疾病,包括下背痛、颈肩腕损伤、下肢静脉曲张等。在职业工作中由于长期集中于某些器官的使用,造成这些器官的过度使用而引发疾患,如视觉器官紧张、发声器官紧张等。因牵拉、压迫或摩擦等原因,也可使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如形成胼胝、滑囊炎等。此外,劳动工具、作业环境也可以导致职业性骨骼肌肉疾患的形成和发展。 职业性骨骼肌肉损伤是逐渐出现的,没有急性的损伤病史,可能在夜间症状更加严重,往往节假日休息后症状明显好转。职业性骨骼肌肉损失患者一般身体多处同时或先后出现症状,很少有客观的医学检查结果和确定的实验室检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