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下肢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风险

参与医生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文宠佩 主治医师
下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手段主要是包括球囊成形和支架植入术,辅助措施有激光旋切以及冷冻等。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及造影结果决定治疗模式,腔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目前已成为下肢动脉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介入治疗的风险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介入治疗开通不成功,由于动脉狭窄闭塞时间的较长,或开通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夹层出血等,导管、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段; 2、球囊成形或支架植入术后,斑块脱落,导致下肢远端循环受阻,俗称垃圾腿; 3、再灌注损伤。由于下肢缺血时间较长,肌肉属于乏氧状态,开通血管后组织发生血液再灌注,部分毛细血管破裂损伤; 4、球囊成形或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由于内膜增生或弹性回缩,均可导致血管腔的再狭窄,一般支架三年的通畅率达50%以上; 5、溶栓相关并发症; 6、介入穿刺点血肿、动静脉瘘等风险; 7、介入术中使用造影剂会诱发过敏反应; 8、深静脉血栓风险; 9、导管、导丝损伤风险。 上述风险患者或家属术前均应知晓,理解并配合医生完成介入治疗。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