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胆小恐惧症是指什么

参与医生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朱一飞 主任医师
胆小恐惧症需要和正常人的恐惧进行鉴别,正常人对某些事物或场合会产生恐惧心理,如对于毒蛇、猛兽、黑暗环境等产生恐惧,此时要观察患者恐惧是否合理,发生频率、程度是否正常,是否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以及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恐惧症以过分和不合理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此类恐惧反应过分、不合理,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的恐惧发作,常伴有明显焦虑和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如紧张、不安、失控感、心慌、出汗、颤抖、恶心、头晕、四肢无力、尿频、尿急等,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情境,或带有畏惧情绪忍受,影响正常生活。恐惧症患者恐惧的对象较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场所恐惧症:又称为广场恐惧症、聚会恐惧症等,是恐惧症中常见的一种,约占全部恐惧症患者的60%,多起病于25岁左右,35岁左右属于另一个发病高峰,发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2、社交恐惧症:多在17-30岁发病,常无明显发病诱因,主要以怕被别人关注为主要症状,一旦别人注意到患者,患者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患者不愿意社交,不敢在公共场所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3、单一恐惧症:指对某一种具体物件、动物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4、学校恐惧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儿童,由于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儿童害怕上学、学习,对上学和学习产生恐怖心理,又称恐学症。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