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化疗期间血小板低怎么办

参与医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徐英辉 副主任医师
病人在化疗期间出现血小板下降,此时需明确是否是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明确后针对血小板下降的程度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具体如下:1、调整饮食:若病人的血小板是Ⅰ度下降,如血小板在7.5×10⁹/L以上,且病人既往没有上述情况。此时可以给予正常调整饮食并观察;2、使用升血小板制剂:若病人的血小板低于7.5×10⁹/L,但在5.0×10⁹/L以上,此时要给予相应的升血小板制剂,比如促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进行升血小板治疗。但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有时对于心脏有影响,所以老年病人用药时,要格外注意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副作用;3、输注血小板:若病人的血小板持续降低,以前的标准是指血小板降到2×10⁹/L,此时就要给予相应的输血小板治疗。但现在美国的ASH年会上,也指出血小板低于1×10⁹/L时,与低于2×10⁹/L时输注血小板,此时所引起相应的出血事件或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一致,所以现在也提倡,血小板可能在1×10⁹/L以下时输注血小板。此时可能从输血层面上,也相对比较安全。但在血小板降低的过程中要额外嘱托嘱咐病人避免剧烈活动、避免用力排便,从而避免相应重要脏器的出血表现。且化疗药物逐渐代谢掉,血小板也会逐渐回升到正常的安全范围。目前化疗仍然是作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基石而存在,有统计恶性肿瘤病人一生中,接受一种或多种化疗方案治疗的几率较大。而化疗是一类细胞毒性药物,所以涉及系统性的、全身性的抗肿瘤治疗。此类细胞毒性作用的药物可对肿瘤细胞有所杀伤,但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尤其是可能对骨髓方面会产生相应影响。化疗最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降低、红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其中血小板降低是一个相对比较常见的情况。但不同的化疗药物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几率也不一样。实际在临床上一些铂类为主的药物都会引起相应的血小板下降,比如顺铂、卡铂,其中见到卡铂的频率要高一些。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