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三阳的患者,如果能够转换成小三阳,特别是经过治疗以后转换成小三阳,意味着机体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得到了一部分的修复,所以,肯定是有一个非常积极的意义。从现有的科研证据来讲,大三阳的患者如果能够转成小三阳。
一方面是肝硬化的发生比例明显降低,包括原本已经肝硬化的患者,如果他能够实现e抗原转换,也就是大三阳转成小三阳,病情的进展速度也会减慢。第二方面,实现了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之后,这些患者的肝癌发生比例也会显着降低。第三方面,从对慢性肝炎患者的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来看,如果能够实现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小三阳的患者(不管是治疗以后转换的小三阳,还是没有经过治疗就转为小三阳的患者),生存率都明显高于持续的大三阳患者。从这三点来讲,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病情,也改善愈后,同时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对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讲,e抗原发生血清转换,也就是大三阳转小三阳的过程,跟后续可能发生的耐药以及停药以后的复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大三阳没有转成小三阳,就意味着暂不能停药,否则会容易复发;而且,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发生耐药的风险,比那些已经转成小三阳的患者要大。从上面几点来看,大三阳的患者发生e抗原的血清转换,也就是大三阳转小三阳,是非常有意义的。
e抗原发生血清转换以后,对表面抗原转阴有什么指导意义?
对于大三阳的患者来说,只有先发生了e抗原的血清转换,就是说大三阳转小三阳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发生表面抗原的转换,就是表面抗原的消失,甚至出现更好的状态——表面抗体阳转。所以,这是一个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