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妈妈来说,宝宝一生病,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不过,生病是生命的自然现象,存在即合理,生病也并不是无一是处,很多时候,偶尔生生病,可以锻炼宝宝的免疫系统,让宝宝获得抵抗更多疾病的能力,是每一个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在宝宝生病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犯那些错误吧。
错误1、咳嗽时,赶紧喂止咳药
家长常见思维:“宝宝咳嗽好几天了,这样下去会咳出肺炎的,赶紧吃点止咳药吧!”咳嗽其实是人体生理性保护机制,是自行清除唿吸道黏液的正常途径。婴幼儿的唿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咳嗽反射能力较差,痰液不容易排出,如果再给予强力止咳,会导致痰液滞留在唿吸道,将加重病情甚至可引发其他并发症。唿吸系统某部位出现炎症都可能会引起咳嗽等症状,包括普通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咳嗽只是肺炎的症状之一,而并非引起肺炎的原因。另外,肺炎也不一定就会表现出咳嗽的症状。我们常见的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等药物的镇咳机制主要是抑制大脑的咳嗽中枢,目前很多研究结论都不建议给 6 岁以下儿童服用止咳药,他们认为药物的副作用远远超过药效本身(弊大于利)。因此,不要随意给宝宝喂止咳药,如果必须使用,需要再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正确做法:
注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保持宝宝生活或休息的环境相对湿度在60% 左右。保持唿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轻微的咳嗽建议多拍背助痰排出;严重的咳嗽可考虑雾化吸入化痰剂、支气管解痉剂等有助缓解咳嗽的措施。如果是细菌或支原体引起的,要针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的药物。让孩子多休息、适当多饮水等。
错误2、一发现感冒了就吃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家长常见思维:“流感太吓人了,给孩子吃点药预防流感吧!”除疫苗之外,各种预防性用药都是无稽之谈。普通感冒 90% 以上是病毒感染引起,多为自限性疾病,病程大约 1 周左右。我们平时常说的「消炎药」大多指代「抗生素」。我们常见的抗生素可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但对病毒无效。
除非是严重的病毒感染,普通的病毒感染通常并不需要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常见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完全可不用药物治疗而痊愈,一般只需针对某些症状做些适当的对症用药,让人体感觉没那么不舒服就可以。当然,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流感,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达菲(奥司他韦)是目前针对治疗流感较安全有效的药物,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对于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剂型。
正确做法:
不需要使用药物的时候请不要擅自使用药物,另外,能用单一药物的时候请不要轻易选择复合制剂!如果出现感冒症状,一般只需对症治疗,而不应随意自行用药。
错误3、发热容易引起惊厥 38℃就给宝宝吃退热药
家长常见思维:“听说惊厥史的孩子不能烧太高,所以 38℃就喂退烧药。”「热性惊厥」是体温骤然上升或者骤然下降导致大脑出现异常放电,从而引起全身肌肉的痉挛性发作,其实热性惊厥没有温度高低的限制,有些孩子发热到了 40℃ 也不会发生抽搐,而有些孩子发热不到 38.5℃ 就发生抽搐,甚至有些孩子是在降温过程中发生抽搐的。主要原因是宝宝神经中枢发育不成熟,在宝宝体温骤升或骤降时引起神经中枢异常放电,也跟宝宝神经中枢对躯体肌肉控制比较弱有关。热性惊厥一般预后良好,一般在宝宝在6岁以后就很少发生。出现过热性惊厥的宝宝,在6岁以前,再发的概率较高。目前并无权威证据显示退热药物可有效缩短发热的病程和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其实,我们所有的对症护理都是为了让人体感到舒适,让疾病能够向着好的方向转归。
正确做法:
通常腋温 38.5℃ 以上给予退热药物,当然,这也并非绝对,还要参考孩子当时的一般表现。如果孩子的精神好、能吃、能喝、能玩,即使腋温 38.5℃ 以上也还是可以考虑继续观察,暂时不使用退热药物;如果孩子的精神不好,饮食不好,即使腋温 38.5℃ 以下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如果是在发热的寒战期测得数值略有不到 38.5℃,但那往往意味着体温可能继续迅速升高,而药物从服用到起效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所以,你可以根据孩子当时的表现和你以往护理的经验,考虑是否提前使用退热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科医生们推荐使用的婴幼儿退热药物主要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家长可参考说明书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计算剂量,不要自行联合用药,也不要轻易选择复合制剂。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使用恰当,要达到理想的退热效果,也必须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补充水分是发热时护理的头等大事,不然退热药就不能发挥良好退热的作用。当然,对于<6个月的宝宝或者不愿意喝水的宝宝,母乳和配方奶水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多喂奶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体液的方法,用奶瓶喂奶的宝宝,可以适当给宝宝喂凉一点的母乳或配方奶粉。
错误4、吃药来的太慢,要求给孩子输液
家长思维:“孩子一天都不退烧,赶紧要医生给输液吧,一输液就好,吃药太慢了!”在整个社会都意识到过度输液的危害以及倡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输液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家长一遇到宝宝生病了,就把宝宝带到医院去要求医生开输液,这种情况在老人带孩子的看病的时候更加常见。合理用药的原则是:能局部用药不全身用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然药效发挥会更快,但如果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也会更快、更严重。输液本身的操作,也可能导致各种输液反应,比如,滴速过快、液体温度过低或者存在不溶性的微粒,都可能给血液循环系统带来风险。因为儿童的肌肉不发达,如定位不当,很容易伤及血管和神经,因此,除了疫苗接种之外,一般很少给儿童肌注药物。
正确做法:
不轻易选择输液,那些能够自愈的,或者可通过雾化、口服用药能够治愈的,肯定不要选择输液治疗。但是当病情严重需要输液时,比如,患者出现昏迷、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也不要盲目拒绝输液。
错误5、腹泻孩子容易虚脱赶紧给吃止泻药
家长思维:“孩子拉肚子看着心疼,赶紧给吃药止泻吧!”原则上讲,止泻药一般只适用于严重的非感染性腹泻,如果是感染性腹泻立即止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滞留于体内,对病情好转并不利,尤其是小宝宝更可能加重病情。
正确做法:
腹泻的治疗重在预防和治疗脱水,须避免不当用药。强调尽早口服补液,强调继续喂养,注意脱水征的识别,强调补锌治疗,提倡母乳喂养,推荐尽早使用口服补液盐Ⅲ。
错误6、腹泻孩子肠胃要休息,母乳和食物都要停掉
家长思维:“孩子拉肚子,吃啥都会对肠胃造成刺激,母乳和其他食物都最好停一停。”这种观念可能在部分医护人员中也有。其实腹泻的治疗重在预防和治疗脱水,腹泻时禁食的策略并没有科学依据,一方面,进的少出的多,更加容易导致脱水,另一方面,饥饿状态下肠蠕动增加,反而可能加重腹泻。
正确做法:
一旦发生腹泻,首先要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并保证营养摄入。6 个月以内的患儿,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给予牛奶(必要时加口服补液盐Ⅲ);6 个月以上的患儿,可以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饮食(必要时加口服补液盐Ⅲ ),鼓励患儿少量多次进餐,避免给患儿喂食粗纤维丰富的蔬果以及高糖食物。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患儿若继发乳糖酶缺乏,可暂时给予改为低(去)乳糖配方奶,一般 1 - 2 周后腹泻好转可逐渐转为原有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患儿也可以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外源性乳糖酶。
以上6种常见的误区,是不是您也做过呢?其实,孩子生病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是宝宝免疫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家长们要学习正确的知识,不能完全凭经验或老人观念来做事。当然,有时候也不能把医护人员的话当“圣经”,毕竟术业有专攻,不是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对于宝宝的喂养和护理也并不一定很专业。平时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医学常识,掌握宝宝常见病时的护理常识,才能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做到心理有数,不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