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指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病人迅速死亡。据统计,每年我国有50余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平均每天有近1 500例,其中约75%发生在医院外。
对这些患者,有时只要经过简单急救,就有可能挽回生命。研究发现,当突发心脏事件时,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急救的患者,23%以上能存活;无人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时,存活率只有4%。但可惜的是,我国懂得心肺复苏术的人太少,加上国内的公共场所没有安装心脏除颤器,是导致我国突发心脏事件院外救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发生心跳骤停的10分钟内,是最关键的救命时机,每耽误1分钟,救活率就减少10%。临床报告显示,当猝死发作时,如果在2分钟内进行抢救,大约有50%的人可以存活;4分钟后大脑明显损伤,超过6分钟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即使苏醒也会变成植物人;而10分钟后,病人基本就失去了希望。这就是“黄金4分钟”说法的来源。但救护车都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病人的抢救希望其实完全寄托在现场急救上。
因此, 心脏病患者的院外抢救刻不容缓,社会应当组织一些相关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心脏病患者的家属必须强化急救意识,形成覆盖家庭和公共场合的“心脏急救体系”。说起张某,如果现场有人懂点急救知识,给他实施一些必要的抢救措施,可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心脏急救三步骤
时间就是生命。而且心脏突发事件没有特定时间和场合,在路上,在商场,在家里,运动中,睡眠时。随时都可能发生。不管在哪里,不管相不相识,遇到心脏休克而倒下的病人,最重要是立即实施急救三步骤,同时拨打120急救。
1、畅通气道
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上或平坦的地面上,立即用手托起下颌,使得头尽量后仰,不要高于胸部,以畅通气道。救助者一手推病人的额头,另一手抬起病人下颌,使气道保持畅通。
2、人工唿吸
用手捏住患者鼻孔,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口对口向患者用力吹气,隔15秒钟将两手放在患者腋下两侧挤压胸腔两次。整套动作重复操作。
3、胸外按压
将中指、食指横于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为按压区,将一手掌交叉于另一手之上,按压时手肘伸直,依靠肩和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压低3~5厘米,随后突然松弛。每分钟应保持80~100次的速度,按压和松弛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病人有唿吸后,将病人搬到通风处。
为你支招:远离心源性猝死
猝死病人可能会有一些先兆,如发病前的几天甚至几个月前,可能会感到胸闷、心慌、乏力;发病前一个小时,会忽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头晕。这时患者及家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做好预防和抢救的准备。家中最好常备一些应急药物,如硝酸甘油片、救心丹、麝香保心丸、苏合香丸、利尿药等,并在专用药盒外面注明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所患疾病等,平时带在身边,以防突发事件。
另外,心脏不舒服,一定要平躺,即使在街上也要躺下,千万别硬撑。患者在突发时还可以每隔1~2秒钟咳嗽1声,咳嗽5声后可以停一下,有可能避免猝死的发生。因为咳嗽时,人的心脏就会像泵一样,把血液压送到大脑和全身其他器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有效的心搏。血压高或者怀疑有脑血管疾病者不宜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