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医院护士辞职的消息屡见报端,一个重要原因是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与认可。这对中国护理学教育发展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有专家称,要想改变护理学教育举步维艰的状况,社会必须改变对护理学的偏见。
护理学不被重视
据了解,在中国,护理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迄今已经出现了21个硕士点、15个博士点。在1992年以前,护理学教育大多以中专、大专为主,本科较少。由于该专业本身有很强的应用色彩,长久以来,专业本身及专业内的人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社会影响看,护士工作强度较大,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打针送药,探热翻身”常被用来形容护士的职能。5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一些医疗机构中,存在“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护士的待遇、编制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另据2005年卫生部的调查显示,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最低的为0.26∶1,大致为4个床位只配备1名护士。护士与总人口比大约为1‰,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护士与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中国护士工作强度可见一斑。
从学生培养来说,护理学处境尴尬。医学研究生根据培养类型被分为科研型和临床型。护理学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上是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属于应用学科性质,其培养的人才类型应该属于应用型人才,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对象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和在职临床医师,在授予学位的标准中要求研究生达到高级住院医师水平,这些要求显然不适用于护理学研究生。只有按照科研型培养。
从科研地位来看,在国外,护理学的研究和护理学博士教育已经进行了几十年,而国内直到1992年才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立第一个硕士点,1998年在第二军医大学出现第一个博士点,但都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
未来护理向整体型发展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王惠珍介绍,护理工作最初仅限于疾病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即有病才治病)向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模式转变,护理已经不仅限于“打针送药,探热翻身”的临床疾病护理,将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指出,在现代社会,一个观念上的改变非常重要,即不是有病才去治病,合理预防、保养更为重要。而所有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都是护理工作需要研究的领域。如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尽管身体无病,但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等,护理学要对这种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并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再如一些病人长时间昏迷,躺在床上,容易造成受压肌体腐烂,护士需要多久给他翻一次身比较合理,又不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这需要通过多次的调查、试验才能形成理论体系,进而用理论体系指导护理工作、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题。
疾病的护理只是护理学研究的其中一个领域。王惠珍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日常心理辅导、生命质量分析等都将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还有诸如母婴及新生儿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急救和危重症护理、精神卫生护理、感染性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等等,都是护理研究的走向。
在未来,护理工作将向整体护理方向发展。即在护理工作中将人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在这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深入接触病人,注意病人的情绪和感受,主动、自觉地发现病人的问题,从而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与服务。
南方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亚洁教授向记者透露,护理与医疗有同样的宗旨:治愈病人,但是角度不同。古语说得好,“三分医,七分养”,没有好的护理配合,医治效果差别很大。对此,李亚洁认为应将护理学看作一个专业领域而不是从属于医疗或某一个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