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济南市卫生局获悉,该市今年将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服务模式,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健康首诊责任制,并畅通双向转诊渠道,让每位居民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根据《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健康首诊责任制》(讨论稿)的规定,今年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将对辖区内的居民家庭实行分片管理,将机构内的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进行分组,组成家庭卫生服务工作团队,划定工作区域,确定家庭责任医生并以其为核心,向区域内的社区家庭发放责任医生联系卡,公开医护人员名单、简介、联系方式及服务项目等内容,使每户居民都有相对固定的家庭社区医生。主要工作方式是家庭入户服务,重点人群年入户率将达到80%,内容包括家庭诊疗、家庭护理、重点人群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干预、健康教育与咨询、社区康复与训练等,还将对特定人群提供家庭病床和临终关怀等延伸服务,根据居民需要开展家庭便民服务和特需服务。
据了解,家庭责任医生必须由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临床医师担任,具备全科医师职称或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能独立承担社区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疗任务。
另外,该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与上级医疗机构间建立稳定的双向转诊定点技术协作关系,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最终减轻病人负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时,应依据病人病情并征得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选择转诊的医院。社区医师填写双向转诊记录单,由病人携带就诊,必要时由全科医护人员护送转诊,并向转诊的上级医院提供病人情况,协助专科医师为病人提供连续完整的医疗服务。病人转回社区后,社区医师就病人的康复情况、继续治疗和愈后情况与专科医师保持联系。上级医疗机构在接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患者并进行诊疗期间,专科医师有义务将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反馈给全科医师。当病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时,专科医师应填写双向转诊记录单回执,说明处理过程、继续治疗的建议及注意事项,及时将病人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根据需要继续指导治疗和康复。
对未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病人,经确认适宜返回社区继续治疗或康复的,上级医院也应适时将其转回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