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觉得护理工作低人一等,只要用心,任何事你都可以把它做得很好;只要你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你就会得到爱的回报。
王素珍,曾是一位普通的护士,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内心里对患者那份真挚朴实的爱,竟引领她走上了一条“发明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初,王素珍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门诊部手术室做护士工作。那时,一个手术日她就要参与20多个人流手术。面对术中那些因痛楚而凄厉叫喊的妇女,她的心也像是被什么东西揪得很紧。爱心和同情心会焕发出一个人潜在的智慧,在不断的实践中,她摸索出了一种指压耳穴减轻人流综合征的方法,效果很不错,但每次当她用手指按压耳穴时,她就无法做别的工作,于是她又萌发了要制造一种仪器的想法,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激动不已。但不幸的是,她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不得不停下工作,接受治疗。组织上为了照顾她,将她调到门诊换药室工作。
尽管工作变动了,但王素珍一刻也没有忘记那些因做人流手术而痛苦呻吟的妇女们,她决心完成她的发明。1989年,她不顾身体虚弱,申请又回到了手术室工作。她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就在这一年,“电子耳穴扩宫仪”终于问世。以后的三年里,王素珍为了让她的“电子耳穴扩宫仪”能够尽早地应用于临床,付出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辛劳。1991年整整一个冬季,她为了采集病例,奔波于乌市的各大医院之间,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孩子更是常常吃些凉菜凉饭,她也为此流过泪,但每当她看见医院门口那些表情痛苦的患者时,她就又坚定了信心。1991年年底,王素珍终于为她的“电子耳穴扩宫仪”申请到了专利。接下来,她的发明开始为她带来各类大奖:北京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银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首届护理科技进步奖...
1995年,由于工作需要,王素珍开始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工作中,她很快发现了一些平时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比如,现有的治疗车没有明显的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容易造成院内感染;病房的床头柜,容量太小,特别是到了冬季,有时放一件大衣就满了,病人就常常把东西放在地上,既不卫生,病房也显得很乱;现用的大单和被套,病人躺在床上,很容易松散,既不美观,又耗费护士的精力。于是,多功能治疗车、多功能床头柜相继问世,并引起了加拿大、美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关注。
王素珍的抽屉里放着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向她发出的邀请函,其中一封邀请函的落款是首届中德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看着笔者疑惑的目光,王素珍回忆说,在她刚去换药室工作的那年夏天,她遇到一个来自新疆托克逊县的50多岁的农妇,她的手被鱼刺扎了一下,已经发炎溃烂,深达指骨,钻心地痛,她住在医院招待所治疗了一个月,都不见好转,外科医生建议她截指。一听要截指,农妇便哭着找到了王素珍,王素珍很同情这位农妇,她想到了祖辈曾用过的一个方子--蟾蜍浸剂。农妇说,反正我的手快保不住了,你就大胆地给我试一试吧。王素珍连夜在家里配好了药,并将自己的手划了一个小口,先给自己涂上,第二天早晨,她看自己没什么中毒症状,才提心吊胆地给农妇用上,不曾想,用药的第二天,病人夜里就能够睡踏实了,用到第七天,病人就全好了。后来王素珍又用这个方子给近50个患者治疗了外伤合并感染,效果都非常好。王素珍是那种善于积累和总结的人,她那篇关于此药的论文受到多方关注,所以第一届中德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邀请她前去交流。她说其实她的这剂药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她希望能批量生产出来应用于临床。
谈起护理工作,王素珍说,我从不觉得护理工作低人一等,只要用心,任何事你都可以把它做得很好;只要你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你就会得到爱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