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妇科 产科 | ![]() |
不孕不育 | ![]() |
儿科 | ![]() |
骨科 | ![]() |
肛肠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肤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见疾病: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甘露醇潜在性的肾毒性作用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动态观察一组脑出血患者使用甘露醇后血钾、血钠、血糖、尿素氮、肌酐、血β2微球蛋白的变化,了解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及肾毒性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院神经内科2005年1~6月住院脑出血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2~63岁,平均59岁,均经CT明确诊断,入院条件:(1)无糖尿病,肝或肾疾患及恶性肿瘤病史;(2)尿常规正常;(3)肾功能正常(以肌酐少于133μmol/L为标准)。
1.2 检查方法 明确诊断后常规治疗 甘露醇用量为每次20%甘露醇250ml,每天2~3次静滴,1周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减量或停用,一般不超过2周,使用甘露醇前及用药后5天、10天、15天分别取血检查血钾(K+)、钠(Na+)、空腹血糖(FBS)、尿素氮(BUN)、肌酐(SCr)、β2微球蛋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β2微球蛋白(β2MG)用放免竞争结合法检验。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表1 甘露醇治疗前后60例血清检测结果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3 讨论
观察发现脑出血患者使用甘露醇治疗后血钾有上升(P<0.01),而血钠无明显变化,使用甘露醇后血钾增高的机制暂不明,可能与细胞内脱水时,将部分钾离子带出细胞外有关。
脑出血使用甘露醇前,血糖高于正常值(P<0.05),发现时多为发病24h内,血糖增高多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有关,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促进糖原异生,抑制糖利用,使血糖升高,21周后病人一般安全渡过急性期,人体内分泌状态趋于稳定血糖恢复正常。
临床上一般以肌酐、尿素氮为肾功能指标,本文显示血β2微球蛋白是更敏感的早期肾功能参数,血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早期肾血流量减少的早期敏感指标[1],本文观察60例血β2微球蛋白使用甘露醇15天后有显著升高(P<0.01),证实甘露醇有一定的肾毒性作用。β2微球蛋白能反映早期肾小管损害情况,为临床提供早期监测手段。笔者认为,甘露醇用于脑出血患者肾毒性作用是肯定的,但小量使用3~5天是安全的,血β2微球蛋白灵敏反映早期肾损害为临床提供了早期监测手段。
【参考文献】
1 魏明竞,潘瑾,王厚维.肾功能检验进展.重庆:科学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113-209.
作者单位: 226100 江苏海门,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