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针的合理设计

www.cnkang.com  2007-3-26 11:11:00  中华康网

  提 要:研究CSEN设计时参数的合理因素,提出一些有关的合理参数。

  中图分类号:TH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6974(2000)01-0036-02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Needles (CSEN)in Aneasthesia

  YIN Yu-shu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Province)

  HUANG Ke-ch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Province)

  CHENG Shan-gu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Province)

  Abstr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able factors of parameters in CSEN design and has also raised some useful reasonable Parameters concerned.

  Key words:Puncture needle;Design;Spinal aneasthesia;Epidural aneasthesia▲

  近年来,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已在许多国家中普及。操作方法虽有多种,但硬膜外针(EN)和腰穿针(SN)配套使用形成的联合穿刺针(CSEN)行针内针穿刺法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尽管其设计日益成熟,但仍有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因此,合理的CSEN的设计以降低麻醉并发症仍然是CSEA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和作者近几年来在CSEN设计方面所做的研究讨论如下:

  1 两种不同的针内针技术

  自1984年Carrie等将双针单间隙穿刺的CSEA用于产科麻醉以来,针内针技术一直受到临床的重视。目前,临床上使用比较普遍的穿刺针有2种,一是美国BD公司的产品,其主要组成是25-26G笔尖式SN和17-18G NE。另一种是德国Braun公司的Espocan set,主要部件是0.46mm×117mm的26G SN和1.3mm×88mm的18G EN。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在EN的针尖弯曲面上有一背孔。背孔的主要用途是使SN径直从EN穿出刺破硬脊膜达蛛网膜下腔,以减少硬膜外导管(EC)误入蛛网膜下腔的机会,还可提高腰穿的成功率。但有人通过体外试验观察到,即使使用带背孔的EN,SN也可以从EN的斜口穿出。也有人认为与不带背孔的EN相比并无任何优点。目前,尚无足够的资料从多方面证明何者设计更为合理。我们通过对BD产EN和几种国产EN的分析,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EN前端形态差别较大,表现在EN尖锐程度不一,针尖顶点偏离EN中轴线的程度不同。体外试验表现为用25G SN从EN穿出的难易不同,穿出EN的SN与EN之间偏斜的角度也不同。我们认为要充分认识到带有和不带有背孔的EN的优缺点,尤其是注意各自的优点同时带来的不利影响。足够大样本的临床资料来比较这两类CSEN的优缺点是非常必要的。

  2 SN与EN的相对长度

  用针内针技术行CSEA时,SN穿出EN后要经过一段距离才能穿透硬脊膜达蛛网膜下腔。此距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硬膜外后间隙的宽度,EN在硬膜外腔的位置,硬脊膜的弹性和厚度、SN针尖的锐度等。因此,SN穿出EN后需穿透硬脊膜的长度与解剖上硬膜外后间隙的宽度并非完全相符。因此,SN超出EN多长最合适,也是CSEN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SN过长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操作时不易固定,有时可能会折断。但过短有时又可致腰穿失败。在以往资料中,此长度为7.5mm~15mm。上文中提到的BD产品是12mm,Braun产品为10mm。我们用带背孔的EN与SN配套使用测得SN刚刚穿透硬脊膜时其针尖离EN尖端的距离为3~13mm,其中13/104例超过10mm。Hoffmann等用BD产品用类似的方法发现有13.5%的病人此距离≥10mm,有1.8%≥13mm。这与我们的结果相似。因此,我们认为SN超过EN的长度最好达15mm,以满足特殊病例的需要。

  3 SN的固定

  当SN穿出EN刺破硬脊膜后,SN仅靠薄薄的硬脊膜固定。在衔接注射器注药或回抽CSF过程中,可意外推入太深或拔出蛛网膜下腔导致麻醉失败。当SN露在EN之外较短时,尚可靠一定手法加以固定。但当SN较长时,单靠操作技巧很难固定。故需要从CSEN的设计方面着手。Nickalls等的办法是用一小动脉夹夹在SN上,但此法并不可靠。我们于1995年设计了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CSEN,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目前BD公司也设计了一种类似的产品DurasafeTMCSE System,但国内尚未上市。

  4 EC、EN及其背孔和SN的关系

  对带有背孔的EN来说,背孔要尽可能小,但又能顺利通过SN。SN以26G为好。过细不易回抽CSF,难确定是否达蛛网膜下腔,且易被血液堵塞致SA失败。过粗增加术后头痛发生率,增加局麻药从硬膜外漏至蛛网膜下腔的机会。另外,在EC和EN一定的条件下,SN粗必然背孔要大,EC可能会因背孔的卡压而置入困难。预防的办法是用尽可能粗的EC和EN(如国产18G EN)和(或)尽可能细的SN(同时背孔也相应地减小)。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置管前先在EN内置入一种“内导引套管”。我们经体外试验和临床观察证明“内导引套管”可挡住EN上的背孔,从而有效地克服因背卡压而导致的置管困难[17]。此法的缺点是EC的外径要相应减小约0.2-0.3mm,国内有些麻醉医师可能不太习惯。

  5 CSEN的设计

  考虑到上述几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CSEN,其要点为:①用外径18mm的国产18G EN。②用26G SN。SN与EN上的背孔要匹配。SN能超出EN的最大长度为15mm。③EC的外径为0.7~0.8mm。④“内导引套管”粗细要合理,要与EN和EC配套。套管前端斜面与EN相吻合,后座有明显标志指示其斜面方向。⑤SN上有固定装置,既能相对固定SN,又不影响SN的穿刺。

  总之,从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来说,设计完美的CSEN尚不存在。CSEA并非是单纯SA和EA的简单组合,同样,CSEN也不能仅仅是SN加SN。由于CSEA时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来自CSEA的穿刺技术和CSEN的设计,因此,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CSEN套件是临床医师的迫切需要。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