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资讯 两性 男性 女性 生活 母婴 疾病 美容 整形 减肥 保健 体检 心理 图谱 中医 医学 药学 药品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医学知识 >> 大众体检 >> 亚健康 >> 认识亚健康 >> 正文
你处在亚健康吗
www.cnkang.com  2007-12-26 11:21:09  中华康网
 

  今年29岁的王勇1994年大学毕业后在外企从事管理工作,在四五年中,每天面对电脑工作十几个小时,生活也因为工作的关系很没有规律。加上自己的性格好静,不喜欢运动,从去年3月份开始,他的身体感到莫名的疲劳,四肢无力,容易发脾气。他想可能和工作环境有关系,所以就换了一个工作,尽量少和电脑打交道,但身体状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一天只能吃1—2两米饭,继而发展到剧烈地呕吐、失眠,一晚醒好几次,而且每次“发病”都没有明显的诱因。王勇 每天像抱着一个定时炸弹,惊恐地等着这种怪病的降临。

  去年7月底,他开始住院,到今年3月份一共进了6所不同的医院,花费了六七万元,但症状没有消失,甚至连确切的病因都没有弄清楚。中医也试了,西医也试了,但最后的结论是“没病”。他在今年3月底来到北京市东华医院亚健康专科门诊,在医生的帮助下,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没有病,只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王勇说:“一般的人如果出现了种种不适的症状,就会认为自己肯定得了病,但实际上不一定。我很早就听说了亚健康,但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这一提法在国外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是1996年5月才提出的。据4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也就是说,你可能没有生病,但实际上,你并不是个健康人。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一多三少的表现,即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虽没有疾病,但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也称为“机体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又因为其主诉症状多样而且不固定,如无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失眠等,在医学上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

  亚健康状况应早治疗

  记者在东华医院亚健康专科门诊的张金山主任医师处了解到,几乎所有到他们那里求助的亚健康患者都有去过医院诊断又无功而返的经历。因为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的临界点,它的症状在医学诊断上没有任何与它相吻合的器质性改变,就是说没有疾病,如有些患者心慌、气短、憋气,却没有发生器质性的改变,所以很多医生只是让患者回去调养,或者去看心理医生。张医师说:“在紧张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就算不生病,健康也不会太好,许多人都不在意。亚健康也分为3个层次,轻度的亚健康状态可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出去旅游、运动只对轻度的亚健康患者有用,但对中、高度的患者就毫无效果了。所谓中、高度,就是这种生理上的不舒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而且会逐渐造成机体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很多人来找到我们时,已经处在中、高度的情况。所以,我们才提醒大家,亚健康状况应早治疗。”

  据中国市场学会健康产业市场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虽说亚健康是临界点,但由于大多数人都对其认识不足,而且其潜伏期很长,一般有8到10年,所以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征兆。如肝炎癌症等等。在亚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六高一底,即高负荷(心理和体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免疫功能偏低。可以说亚健康与不健康的防线是很不牢固的。许多已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看上去很美”,以为自己是健康人,实际却不是这样。面对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压力,健康人比亚健康人更能轻松承受。

  何人易处亚健康状态

  什么人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呢?东华医院亚健康专科门诊的张医师开玩笑地说:“农民没有亚健康。”他说,工作环境紧张、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出现亚健康症状的机会较大,如在外企、合资企业工作和自己当老板的人。以前是35岁的白领占多数,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症状。据一项调查显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而且步入中年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也接近于50%。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

  形成原因有自身原因和外界原因两种。自身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偏食、不吃早点及生活不规律,性格偏激,体质虚弱,缺乏锻炼等;外界原因主要是指工作和生活节奏的紧张、气候恶劣、环境污染等;另外,人体生长引起的生理变化处于某些阶段时,如性机能的成熟和消退期、更年期等。

  治疗亚健康要治本

  东华医院院长董葆兰认为,治疗亚健康要抓住根本。亚健康从病因上讲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所以治疗亚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星状神经节阻滞,具体说来是将一组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准确地注射在颈部的星状神经节,可以直接调节交感神经功能。

  对于近来很多城市出现的音乐疗法,她认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亚健康,如果只是通过运动、音乐、保健等来减轻亚健康症状,是误导病人的方法。对于亚健康的预防,董院长说由于亚健康是和人在社会上的职业、地位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所以没有任何的预防方法。

  目前,北京市只有一家亚健康专科门诊,对此,董院长的解释是,要进行星状神经节的药物注射,要求技术性很高,一般的医生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关文章
· 70%的网友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
· 亚健康的十个症状
· 常见亚健康症状分类
· 容易过劳死的八类人
· 亚健康概念急待澄清
· 正确对待亚健康
· 建议:远离亚健康
· 男性亚健康的八大恶习
· 识别亚健康的状态
· 你处在亚健康吗
  最新文章
· 孕产妇可用中药
· 简单几招快速恢复元气
· 头面按摩法还你好睡眠
· 改善食欲营养预防亚健康
· 白领如何自测亚健康
· 家中常备药品应该如何保管?
· 解决治疗亚健康的营养方案
· 给亚健康人们的运动处方
· 亚健康概念急待澄清
· 美眼后最好不要按摩
 
 
  精彩靓图 性爱图谱 医学图库 中药图谱 医药图谱

70%的网友认为自己处于

新生儿护理室探秘

白领办公桌“健康三宝

两次体检改变了我的命
今日导读
· 孕产妇可用中药
· 简单几招快速恢复元气
· 头面按摩法还你好睡眠
· 心脏大血管创伤
· 如何治疗亚健康
· 皮肤痒很可能是因为缺锰
  疾病大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五官科 其他常见病
感冒 肺炎 支气管炎 心律失常 冠心病 高血压
痛风 过敏 日常中毒 糖尿病 胃溃疡 心血管
肝炎 肝病 常见疾病 儿科疾病 新生儿
肠炎
流产知识 神经衰弱 眼科病 耳鼻喉 口腔科
前列腺炎 骨头坏死 骨质增生 颈椎病 关节炎
尖锐湿疣 生殖疱疹 鱼鳞病 白癜风 牛皮癣
癌症肿瘤 常见性病 传染病 皮肤病 艾滋病
女性避孕 不孕不育 宫颈疾病 子宫肌瘤 乳房疾病
  男性健康 男性保健 男人心理 男性疾病 时尚男人
· 怎样看待遗精
· 什么是滑精
· 什么是梦遗
· 男人健康要用心呵护
· 不长在生殖器上的7种淋病
· “狡猾”淋病不治彻底易反
· 淋病有可能“祸”起伤口
· 老人为什么易患膀胱炎?
· 拥抱可以治疗膀胱炎
· 男人隐私部位常坠胀警惕有
  女性健康 情感 保健 心理 生理 美容 职场 流行 丰胸
· 女性如何预防乳腺癌上身
· 必吃!全面保护女性各部位
· 秋季补水保湿食物 芦荟很管
· 令女人越吃越白的食物密码
· 秋季如何洗澡皮肤才不会干
· 8大防皱饮食良方
· 白领保健 揉核桃
· 五类丰胸食物让女人挺出傲
· 营养师公布上班族午餐补救
· 上班族应该经常吃的营养食
  两性健康 性爱宝典 性病 避孕 性图 性文化 性生活
· 夫妻夜话:户外云雨为何吸
· 人体艺术摄影
· 聪明女人在床上的激情花招
· 危险并快乐的做爱方式
· 熟女从不外传的床上情爱技
· 通过饮食改善夫妻性生活质
· 性生活后几种绝佳的补品
· 透过接吻的方式窥探爱人心
· 世界各地奇特的性爱玩具
· 我国古代春药的神奇配方
· 如何通过手指按摩提高性欲
· 女人必会五种另类性爱方式
· 看他是否已变心的十种表现
· 爱情的发生有它的“规律”
· 性生活前后吃鸡蛋更“性福
· 性爱把阴茎磨破了怎么办?
· 丈夫使用避孕套妻子却怀孕
· 穿高跟鞋做爱美妙的性爱感
· 性爱六步骤按顺序进行
· 患了高血压性生活怎么办
母婴健康 准备怀孕 怀孕 生产 新生儿 婴儿 幼儿 育儿
· 六岁前会混淆幻想和现实
· 向小孩子示弱也是种智慧
· 2岁前对智力有益的事
· 抱着长大的孩子更聪明?
· 六句讨厌的小孩口头禅
· 如何提高母乳质量?
· 维生素 孕妈妈应该如何补
· 宝宝不吃饭,怎么调节饮食
· 宝宝一天的奶量太少怎么办
· 湿疹 渗黄水结痂皮怎么办
· 婴儿湿疹能用激素药膏么?
· 婴儿湿疹有“三怕”
· 电磁辐射强度用啥单位表示
· 如何让宝宝接受新食物
·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 宝宝 忌玩的“危险游戏”
· 培养两岁宝宝数的概念
· 准妈妈吃酸要讲科学性
· 孕妈咪一日三餐的科学吃法
· 婴儿何时需要睡枕头?
  精彩专题 性爱 避孕 丰胸 健身 美容 饮食 体检 心理
心理测试 家庭药箱 职业装扮 运动健身 时尚服饰
性爱宝典 薪资行情 图谱写真 除痘去斑 美白除皱
养生保健 老年专栏 生活专栏 心理专栏 整形天地
美体瘦身 彩妆天地 体检专栏 方剂集锦 药膳食疗
医学知识 药学知识 药品大全 用药指南 临床指南
  肿瘤网站专题
肺癌 胃癌 肝癌 食道癌 直肠癌 结肠癌 肿瘤网 癌症网 新药网
宫颈癌 卵巢癌 乳腺癌 子宫癌 胰腺癌 康乐网 糖尿病 心脑网
甲状腺癌 鼻咽癌 肾癌 膀胱癌 子宫肌瘤 康复网 胃癌 肺癌 肝癌
如觉得本文有用,请向您的朋友推荐中华康网 | 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尊医嘱或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