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研究

www.cnkang.com  2007-3-24 9:24:00  中华康网

  一、材料和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6只,体重270~320g,随机分为缺血1小时再灌注72小时(A1组),缺血2小时再灌注72小时(A2组),缺血3小时再灌注72小时(A3组),缺血4小时再灌注72小时(A4组),单纯持续缺血4小时(B组)。所有大鼠均按Koizumi方法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将单股尼龙线的头端0.5cm热膨胀并打磨后,经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进入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位,造成栓塞,于栓塞不同时间拔出尼龙线,形成缺血后再灌注。术后大鼠置单笼饲养观察。72小时后断头取脑,以视交叉为中心,向后连续切成1.8mm后冠状脑片,共三片。其中第一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第二片经处理后H-600电镜观察。第三片常规处理后封片。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染色质为蚕豆状浓染,并常可见紫蓝色凋亡小体。以切片平面的面积中凋亡细胞的实际量做计数依据,同时描述凋亡细胞的定位,用HE染色做对比观察。

  二、结果

  1.光镜、电镜观察:缺血1小时、2小时再灌注组无中心坏死区,缺血损伤累及广泛皮层及纹状体外侧,半暗带范围扩大,胞核固缩,胞浆消失,广泛性水肿,其间有少量形态完整的神经细胞。

  缺血3小时再灌注组,已有中心坏死区形成,神经元坏死性变性,胞浆嗜酸,胞核溶解,细胞周边呈扇形空泡改变,周边半暗带范围明显减少,但仍可见到一些形态完整的神经细胞。

  缺血4小时再灌注组,在坏死区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出现,大量微小动、静脉淤滞,阻塞。

  持续缺血4小时组,几乎全为坏死区,并有多数中性粒细胞出现,神经无核膜破裂,核浆分界不清,神经网极度水肿,微血管内大量红细胞沉积,纤维蛋白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粗糙收缩,微循环破坏严重。

  2.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原位检测:缺血1小时再灌注组最多;2小时再灌注组凋亡细胞凋亡细胞少于缺血1小时再灌注组;缺血3小时再灌注组凋亡细胞几乎是缺血1小时再灌注组的1/4,主要分布于中心坏死区周边,并与坏死细胞参杂,坏死细胞在中心坏死区主要存在;缺血4小时再灌注组,凋亡细胞几乎不存在,中心坏死区及中心坏死区周边以坏死细胞为主,中心坏死区与HE染色下发现的坏死范围相当;持续缺血4小时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原位检测结果与缺血4小时再灌注组检测结果基本近似。

  三、讨论

  从我们的前期研究中,缺血3~4小时在灌流至72小时的缺血范围与持续缺血4小时组损伤范围(梗塞体积)基本一致,超过此极限,即使恢复血流供应也不能改善缺血组织预后,并且中心坏死区周围的半暗带范围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在局灶脑缺血3小时内行再灌注,可延缓梗塞进展。

  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缺血性损伤发生不可逆时,在损伤中心区有中性粒细胞出现,循环破坏严重。不同强度的缺血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从缺血损伤中心到半暗带,较温和的脑缺血损伤以细胞凋亡为主,剧烈脑缺血损伤以细胞坏死为主,坏死细胞的出现与中性粒细胞的出现相伴随,二者的关系及意义,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可能与细胞因子如:TNF、IL-1、IL-6等激活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参与继发炎性反应加重脑缺血后再灌流的脑损伤。

  注:本研究为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