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6例的诊治

www.cnkang.com  2007-3-23 13:45:00  中华康网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系起源于胃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者。在西方国家近年有明显增多之势,国内近年报道亦渐增多[1]。为了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现将1985~1999年15年间我们收治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6例进行分析讨论。全部病例均经我们两院病理检查确诊。

  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3~68(平均43.6)岁。本组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最长8年,最短2个月,平均28.7个月;临床有不规则上腹痛16例,腹胀11例,体重减轻7例,轻度贫血6例,呕血伴黑便1例、单纯黑便4例,中低度发热7例,上腹部扪及肿块4例。术前胃肠造影检查3例,诊断胃体小弯溃疡2例,胃窦溃疡1例。内镜检查13例,拟诊胃癌9例,胃溃疡4例。13例中有10例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8例。13例活检病理报告:恶性肿瘤,不排除恶性淋巴瘤11例;恶性肿瘤,不排除未分化癌2例。隆起型6例,4例位于胃窦部约3cm×2.5cm~3cm×3cm,瘤体表面粗糙不平伴有糜烂;2例位于胃体下部前壁约3cm×2cm,顶部有一深凹陷溃疡,呈火山口样,中心部有棕色苔,隆起病变与周围黏膜间界线清楚。溃疡型7例,溃疡形状不规则,呈地图样。其中胃窦部4例,均为巨大溃疡,溃疡直径在6~10cm之间,溃疡浅而平,边缘不规整,溃疡面可见2cm×3cm大小结节散在分布,结节间有白苔,类似铺路卵石样;胃体部3例,1例为多发溃疡,溃疡与溃疡之间有小结节;1例位于胃体小弯,溃疡较深,苔较厚而污染,四周呈围堤样;浸润型1例,胃体下部及胃窦黏膜增厚呈脑回样,充气后胃腔狭小,仍见胃壁蠕动,胃镜能顺利进入十二指肠。

  2.治疗方法:本组16例,13例行根治手术,3例作探查手术并活检。肿瘤位于胃体部5例,胃窦部10例,累及全胃1例。肿瘤侵及区域淋巴结13例(81%),伴腹腔其他脏器组织受侵3例(18%)。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行根治术的患者均作了术后化疗。化疗方案为CHOP(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同时给予支持辅助治疗。随访11例,5例生存期超过9年(42%),中位生存期达6年。3例作探查手术者术后也行CHOP方案治疗2~3疗程,2例死于严重感染,1例死因不明。

  3.讨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1%~4%[3],由于发病率低,临床症状无特殊性,常易误诊。本组16例,术前胃钡餐及胃内镜检查诊断为胃癌9例,胃溃疡7例,全部误诊。可见临床医生对本病普遍缺乏认识。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比女性多见,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以胃窦及幽门前区多见,大体分4型: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复发结节型[3]。本组16例的临床资料与文献[3]相似。我们认为,为了减少误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临床上凡遇上腹痛伴发热、进行性体重下降,尤其中青年男性应疑有胃恶性淋巴瘤可能,应及早胃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为了提高胃镜活检确诊率,笔者认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起源于胃壁淋巴组织,沿黏膜下层浸润生长,直到晚期才侵犯黏膜,因此,活检要在溃疡边缘和隆起糜烂处,多部位连续1点3钳,或重复多次取检,可直达黏膜下层。本组13例胃镜活检,11例病理报告为恶性肿瘤,不排除胃恶性淋巴瘤,足见活检对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同时,超声内镜可观察胃黏膜病变范围,且可了解肿瘤与邻近脏器关系及胃淋巴结转移情况,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测定细胞表面抗原,有利于辨别良、恶性淋巴增生,也可了解恶性细胞起源,分化阶段及增殖速度。

  参考文献

  1.欧阳钦.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研究进展.中华内科杂志,1998,37:557.

  2.张希德.胃癌以外的其他胃恶性肿瘤.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十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91-1592.

  3.易智慧,欧阳钦,李甘地.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初探.中华内科杂志,1997,36:442-445.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