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细胞粘附分子与炎症性肠病

www.cnkang.com  2007-1-15 9:33:00  中华康网

费保莹综述 邓长生 朱尤庆审校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9年第19卷第1期

  摘要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大类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分子,在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其结构分类、在正常肠组织和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和调节、抗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包括克隆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遗传、免疫、感染、精神等。近已发现,细胞粘附分子与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此方面作一综述。

  1 细胞粘附分子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细胞粘附分子(CAMS)按其性质可分为五大类,它们分别为:

  (1)免疫球蛋白家族 研究较多的有ICAM-1、VCAM-2、CD2、CD3和C28等。在T细胞与APC、CTL与靶细胞以及活化T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等识别、粘附及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选择素家族 包括三个组分:①L-选择素,主要分布在白细胞;②P-选择素,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及血小板;③E-选择素,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它们主要参与细胞间选择性识别、粘附,并在淋巴细胞归巢、炎症部位白细胞移动、肿瘤浸润转移以及血栓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整合素家族 均为α、β两条链组成的异源双体。因β链不同而分为多个亚族:①β1亚群,又称VLA(极晚期活化抗原),主要分布在T、B及单核细胞上;②β2亚群,主要分布在白细胞上,包括淋巴细胞上的CD11a/CD18和单核细胞、粒细胞上的Mac-1(CD11b/CD18)及 gP150,95(CD11c/CD18);③β3亚群又称细胞粘附素,主要在血小板和Mφ上表达;④β4亚群,主要在上皮细胞上表达。整合素家族和免疫球蛋白家族的部分成员互为配体-受体,如ICAM-1/LFA-1、VCAM-1/VLA-4等。其主要功能参与免疫细胞的粘附作用、调节形态发生过程、参与伤口修复以及血栓形成。

  (4)钙离子依赖性家族 迄今已发现四种异型分子:E型、N型、P型、L型,在调节机体形态、发生过程和维持成人组织的结构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5)其他细胞粘附分子 CD44是尚未分类的重要细胞粘附分子。按其分子量不同可分为三类:①80~90kD类(CD44H,CD44S),广泛分布于各种血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和多种间质细胞表面;②110~160kD类,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③大于180kD类,此类分子表达量较少。它不仅参与炎症反应和淋巴组织归巢,促进T、B细胞分化以及T细胞活化,而且某些CD44拼接变异体的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有关[2]。

  2细胞粘附分子在肠组织的表达和调控

  正常肠组织ICAM-1通常低水平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肠粘膜固有层和淋巴结中的单核巨噬细胞;VCAM-1主要分布于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E-选择素通常在正常肠粘膜中不表达;P-选择素少量、散在分布于各层肠壁的微静脉的内皮细胞上;正常肠组织上皮细胞可表达VLA-2、VLA-3、VLA-6,血管内皮细胞可表达VLA-1、VLA-3、VLA-5、VLA-6,隐窝周围细胞和绒毛平滑肌纤维可呈现VLA-2+、VLA-4+;E-钙粘附分子能强烈而均衡表达于正常肠组织上皮细胞上。CD44H可出现在正常肠组织的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体,Fox等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在正常十二指肠组织检出CD44V6(Ep)[3]。

  在IBD肠组织中,ICAM-1表达和分布明显增加,且与组织的炎症程度密切相关;VCAM-1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多大差别;E-选择素高水平表达于活动性炎症粘膜内皮细胞上;P-选择素在活动性炎症部位中的静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染色明显增加[4];LFA-1+和VAL-4+单核细胞和Mac-1+粒细胞在IBD肠组织中也大量增加[5]。E-钙粘附分子在IBD肠组织中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类似,但在部分“溃疡相关细胞谱系(ulcer associated cell lineage)”的上皮细胞中显示相当低的表达[6]。CD44在UC和CD肠组织表达增强,但CD44V3和CD44V6在这两种疾病中表达有无明显的不同说法不一,尚需进一步探讨[7-9]。

  很多证据和资料显示了粘附分子在炎症部位的异常表达,那么在邻近炎症的正常组织中粘附分子表达又如何?Schurmann等[10]用免疫电镜定量分析44例IBD病人邻近炎症部位2cm~4cm的正常肠组织(组织学上无炎症浸润迹象)。结果显示,在CD病人中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PECAM-1阳性内皮细胞明显增加。LFA-1在UC、CD病人中表达尽管没达到统计学上的意义,但其在固有层细胞表达超过了对照组将近20%。这些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促进IBD的早期病变(邻近炎症部位的正常肠组织)的发生、发展。

  细胞粘附分子在肠组织的表达受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很多资料已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和白介素能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11,12],而且某些粘附分子在UC和CD中调控程度有所不同,这可能反映了两种疾病炎症细胞浸润或组织病理学上的差异[13]。

  3细胞粘附分子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UC和CD都是肠道炎性疾病,白细胞浸润到肠壁是IBD的明显标志。粘附分子在炎症细胞的浸润、肠组织炎症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3.1 选择素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微弱粘附

  在组织损伤后数分钟内,血管内循环的白细胞表达L-选择素,血管内皮细胞被激活后表达P和E-选择素,在血流状态下,内皮细胞P和E-选择素与白细胞相应配体结合后,使血管内快速流动的白细胞运动减慢,这是一个短暂、可逆的过程。

  3.2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稳定粘附

  由于白细胞沿内皮做滚动运动,可诱导内皮细胞上其他粘附分子的表达,如CD31和CD44等。他们与白细胞相应受体结合,从而使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互为配体-受体的其他粘附分子相互结合,如IFA-1/ICAM-1、LFA-1/ICAM-2、Mac-1/ICAM-1、VLA-4/VCAM-1等。这样导致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稳定粘附,致使特定的细胞亚群定位于此处。

  3.3 由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PECAM-1介导白细胞穿过内皮向炎症部位移行

  当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牢固粘附后,在梯度分布的PECAM-1介导下,穿过内皮连接处。实验证明,抗PECAM-1的单克隆抗体或重组的可溶性PECAM-1可阻止70%~ 90%的白细胞穿过内皮。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显示,被阻止穿过内皮的白细胞仍然与内皮细胞表面牢固结合,并精确定位于内皮细胞连接处上方[14]。穿过内皮的白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VLA-4与细胞外基质成分,如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及胶原结合,进入炎症组织。

  4抗细胞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前景

  抗ICAM-1抗体能有效地抑制白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粘附,从而减轻炎症程度。Wong等[15]对乙酸诱发的IBD小鼠给予抗ICAM-1抗体。7天后,小鼠肠上皮细胞破坏程度减轻,白细胞浸润减少,远端结肠与全身体重之比下降,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2倍,超氧化物减少将近85%。抗CD11b/CD18和抗E-选择素单克隆抗体能明显地减少粘附的白细胞数目和白细胞迁移,同时使红细胞滚动速率增加[16]。

  在自发诱导的慢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中,肌注抗VLA-4(α4β1)整合素单克隆抗体HP1/2。结果发现,实验组急性炎症活性平均指数从1.6±0.3降到0.2±0.1。对照组注射安慰剂,指数从1.8±0.5变为1.2±0.2(P<0.01)[17]。α4β7的整合素单克隆抗体ACT-1免疫治疗,不仅使动物腹泻症状完全缓解,而且也减少了不表达或微弱表达α4β7的中性粒细胞(40%~50%)和巨噬细胞(30%~45%)[18]。

  阻断IBD发病机制中的粘附过程,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使之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学者在此方面作出努力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hanby Am et al. Am J Pathol,1996:148(3);723-729

  2 mathew J et al. J Pathol,1996;179(1):741-749

  3 fox SB et al. Cancer Res,1994;54(16):4539-4546

  4 schurmann GM et al. Gut,1995;36(3):411-418

  5 nakamuka S et al. Lab Inv,1993;69(1):77-85

  6 dogan A et al. J Clin Pathol,1995;48(2):143-146

  7 rosenberg WMC et al. Lancet,1995;345(8958):1205-1209

  8 papadogiannakis N et al. Lancet,1996;347(9012):1413-1414

  9 kitano A et al. Lancet,1996;348(9020):266-267

  10 schurmann GM et al. Clin Exp Immunol,1993;94(2);341-347

  11 leeuwenberg JFM et al. Immunology,1992;77(2):543-549

  12 mackay CR et al. J Cell Biol,1994;124(1):71-82

  13 pooley N et al. Dig Dis Sci,1995;40(1):219-225

  14 muller WA et al. J Exp Med,1993;178(2):449-460

  15 wong PY et al. J Pharmacol Exp Ther,1995;274(1):475-480

  16 amdt H et al. Gut,1995;37(3):374-379

  17 podolsky DK et al. J Clin Inv,1993;92(1):372-380

  18 hesterberg PE et al. Gastroenterology,1996;111(5):1373-1380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