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医药发展简史

www.cnkang.com  2007-7-26 11:02:27  中国传统文化网

    公元前

    4世纪

    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著有《动物志》、《动物发生论》等,集当时动物知识之大成,后人尊他为“动物学之父”。

    公元

    2世纪

    古罗马人盖仑(129~199)创立了医学和生物学知识体系,在解剖、生理、胚胎、病理、医疗、药物等领域均有新发现,著作也多,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华陀(约145~208)医术高明,创用麻沸散,比西方发明麻醉药早1600年;创“五禽戏”疗法,以防治疾病。

    6世纪

    中国人贾思勰(约480~550)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相关变异规律。首次提到根瘤菌的作用。

    11世纪

    中国人沈括(1031~1095)著有《梦溪笔谈》。该书涉及面广,有关生物学的条目约有百条,记载了一些生物的形态、分布、解剖、驯养及相互间关系等资料。书中第一次使用石油这一名称。

    16世纪

    1543年

    比利时人维萨利(1514~1564)出版《人体的构造》,创立了现代人体解剖学。

    1553年

    西班牙人塞尔维特(1511~1553)发现肺循环途径。

    1578年

    中国明代医生李时珍(1518~1593)完成巨著《本草纲目》。该书内容丰富,记有药物1892种,附图1126幅,是科学上的重要典籍。

    17世纪

    1628年

    英国人哈维(11578~1657)发表《论心脏的运动》,确立了血液循环学说,奠定了现代生理学的基础。

    1881年

    法国人巴斯德采用病原菌毒素的接种法防治某些疾病,开创了医学上的免疫学。

    1882年

    德国人弗来明首次详细描述细胞分裂过程。表明核分裂包含染色体的纵分裂和子染色体均等移向两极,形成两个细胞核。首创有丝分裂名称。

    1883年

    德国人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大大发展了细菌学及其应用技术,获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84年

    俄国人梅契尼科夫(1845~1916)发现白血球具有消除致病性细菌的功能,为免疫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885年

    比利时人贝纳登(1846~1910)发现性细胞形成时染色体出现减数分裂现象。

    1888年

    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发现各种多细胞动物的吞噬现象,创立吞噬细胞学说,与埃尔利希共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瓦尔德尔首次将“染色质”命名为“染色体”。

    1890年

    意大利人高尔基(1843~1926)发表关于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与卡哈尔共获19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92年

    俄国人伊凡诺夫斯基(1864~1920)发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论文,首次发现病毒。

    1896年

    丹麦人芬森(1860~1904)使用由太阳或弧光发出的高度集中的射线,在消除热度后,可获显著杀菌效果,特别是治疗狼疮病,获19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比利时人巴德特(1870~1961)发现免疫力,获19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人贝克勒尔(1852~1908)发现X射线对活组织的作。

    1922年

    加拿大人班丁(1891~1941)、英国人麦克劳德(1876~1935)发现胰岛素,获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人弗莱明(1881~1955)从某种植物和动物的分泌液中发现“溶菌酶”。

    1924年

    法国人卡尔美特(1863~1933)和介林(1872~1961)共同培养成可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

    1925年

    美国人厄兰格尔(1874~1965)和加塞(1888~1963)进行不同类型神经纤维的传递特征和兴奋性特征的研究取得成果,共获194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人凯林(1887~1963)发现细胞色素,并提出其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电子传递的作用。

    1926年

    美国人摩尔根发表《基因论》,使基因遗传理论系统化,获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人萨姆纳(1887~1955)首次提制出结晶的尿素酶,确认酶是蛋白质,开辟了酶化学发展的道路。

    德国人瓦博格(1883~1970)发现酶有助于组织的呼吸,获193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7年

    奥地利兰茨泰纳和英国人列文(1900~ )共同发现血液中的MN和P因子,导致以后MNSs血型系统的发展。

    美国人穆勒(1890~1967)发现X射线能引起突变,获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比利时人海曼斯(1892~1968)发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感受器对呼吸机理的调节作用,获193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年

    英国人戴尔(1875~1968)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与洛伊共获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人弗莱明发现第一个广泛使用的抗菌素——青霉素(盘尼西林),与弗洛累、钱恩共获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福尔斯曼(1904~1979)创造心脏导管插入术绘制心脏内部图,与理查德、库纳德共获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罗曼(1898~ )发现三磷酸腺苷,简称ATP。

    丹麦人达姆(1895~1976)发现维生素K,并解释其治疗出血的机制,与多伊西合成维生素K,共获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0年

    英国人阿斯特伯里(1898~1961)创用“分子生物学”这一术语。

    1951年

    澳大利亚人艾克尔斯发明将微电极插入哺乳动物脊髓运动神经元中的技术,与霍奇金、赫胥黎共获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2年

    美国人赫尔希和恰赛采用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证明DNA具有全部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

    20世纪50年代

    美国人阿克塞尔罗德建立研究正肾上腺素的组成、贮藏和失活的灵敏方法。与卡兹、尤勒共获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

    美国人沃森(1928~ )、英国人克里克(1916~ )和维尔金斯(1916~ )根据X射线衍射数据,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现代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共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人桑格(1918~ )第一个确定蛋白质分子牛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后因与美国人吉尔伯特(1932~ )共同发明测定DNA顺序的方法,又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人杜维格尼奥德(1901~ )合成后叶催产素,即最早合成的肽激素。

    1954年

    美国人瓦尔德(1906~ )提出视觉感光的化学机理模型,并说明夜盲症的起因。

    1955年

    美国人丹尼艾利(1911~ )利用变形虫进行细胞核移植试验。

    1956年

    美籍苏联人盖莫夫(1904~1968)首次提出三个核苷酸编成一个遗传密码的“三联密码”思想。

    美籍西班牙人奥乔亚(1905~ )和美国人科恩伯格首次用酶促法分别人工合成RNA和DNA,共获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籍华人李卓皓(1912~ )确定垂体后叶激素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子中氨基酸顺序,证实人类生长激素的氨基酸组成。

    美籍罗马尼亚人帕拉德(1912~ )发现核糖体及溶酶体,与美国的克劳德(1899~ )、比利时人德迪维(1917~ )共获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人汤飞凡(1897~1958)、张晓楼、黄元桐、王克乾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衣原体,获1981年国际沙眼防治协会“沙眼金质奖章”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二等奖。

    1972年

    美国人伯格(1926~ )等70年代初开始研究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机理,成功地将SV40病毒的DNA拼接到大肠杆菌入病毒的DNA上,首次实现两种不同生物的DNA进行体外连接。同时创立一系列基因分离和连接技术,为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美国人艾尔德莱奇和哥尔德提出间断平衡进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

    美国人吉尔曼(1924~ )和沙利(1926~ )经10余年研究,成功地从下丘脑中分离出三种神经激素,对研究神经与激素间的调控具重要意义,与美国人耶洛(1921~ )共获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3年

    美国人科恩等将两个不同的质粒(一个是抗四环素质粒,另一个是抗链霉素质粒)拼接在一起,组成嵌合质粒。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后能表达双亲质粒的遗传信息。这是基因工程的第一例成功实验。

    1974年

    美国人科恩和博耶等成功地将非洲爪蛙决定rRNA的结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拼接在一起,重组成嵌合质粒,将其导入大肠杆菌后,结果在大肠杆菌内产生出爪 蛙rRNA。这表明基因工程技术已达到使真核基因在原核生物中复制与表达的水平。

    英国人科恩伯格提出染色质是一种重复结构,称这种结构单位为核小体。

    1975年

    美国人杜尔贝科(1914~ )、泰明(1934~ )和巴尔蒂摩(1938~ )由于在组织培养中证明病毒通过染色体遗传到子细胞这一贡献,共获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克勒(1946~ )和阿根廷人米尔斯坦(1927~ )证明体细胞杂交可用来产生连续的“杂种瘤”细胞系和生产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打开了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领域,可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因其从事免疫系统的研究和“发现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做出卓越贡献,与丹麦人耶纳(1911~ )共获198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6年

    英国人万恩在1969年前发现前列腺素H2和促凝血素A2的混合物;1976年又发现具有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凝聚功能的前列腺素环;与贝格斯特隆、萨米埃尔松共获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