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

www.cnkang.com  2007-3-21 14:56:00  中华康网

  【摘 要】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 、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干预评价。方法:采用(SAS、SDS)对110例康复期 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其影响因素,并实施相 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影响因素为:担心 出院后影响工作、住院次数、病程、单位经济效益差。进行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发生率 为35.5%和8.2%,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4%和16.4%。结论:有效的干预 可缓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Recovery of Psychosis

  Miao Chunhui  Xu Lanqing Li Chuanqi et al.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 of bad mood, its influe ncing factors an d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in the recovery of psychosis. Method: 110 psychotic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SAS and SDS in their recovery stage in psychiatric ho spita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Psychoso ci al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to these patients. Results: The ave rage scores of SA 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46.5±11.5 and 40.0±7.0 respectively. Thos e of SDS were 49.0±12.0 and 41.0±8.0 respectively. Pared t test showed si gnifi cant differences in SAS and SD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he rates o f anxiety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35.5% and 8.2% respectively, thos e of depression were 46.4% and 16.4% respectively. Chi square test showed signi fic ant differences of rat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pectively.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mood of patients were worry about j o b after discharge, times of admission, course of disease, poor health and social insurance. Conclusion: Appropriate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c an improve bad mood of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in their recovery.

  【Key Words】anxiety depression psychotic recovery psychosoc ial intervention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面临着回归社会前的角色适应,会产生诸多的情绪 障碍。本文探讨了康复期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并给予相应的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 在1997年1月-8月在我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选取 符合下列标准者:①诊断明确,经治疗后精神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已有自知力或大 部分自知力。排除因精神疾病本身所致的焦虑、抑郁症状者。②无精神药物副反应。③能独 立填表且合作者。入组共110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36例。年龄为15-55岁,平均年龄30. 0岁±7.0岁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83例,情感性障碍者19例,癔病性精神病4例,其它诊断4例。病程为 1月-15年,平均病程4.0年±5.1年,职业为从事脑力劳动者66例,从事体力劳动者44例。

  研究工具 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 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居住地、诊断、病情、住院次数、病后家庭成员、同事及单位 关心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医疗费支付能力、出院后是否担心受歧视、是否担心影响工作、 是否担心婚姻问题、是否担心疾病复发、是否担心收入减少、单位经济效益共20项。

  凡入组患者先行SAS、SDS测评,填写调查表,并以表中20项内容为自变量,以SAS和SDS得分 为因变量(以≥50分为界)。资料经数量化处理后,输入微机,使用SAS软件包进行逐步回归 分析,筛选出影响病人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1月后,再测试SAS、SDS的 得分,使用x2检验和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SAS、SDS的得分及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有无差 异,并对干预作出评价。

  干预措施

  本研究采用的干预措施包括:集体健康教育(每周1-2次,每次1小时);工娱活动;音乐治 疗;针对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采用劝解、启发、疏导、鼓励、保证等方式进行 个别心理干预;通过义务心理咨询、座谈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精神卫生常识、 防病治病措施以及如何进行精神健康保健等,开展社会性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并进行 恰当的家庭、社会干预,在住院期间让家庭成员或单位领导与病人面谈,解决病人的实际困 难。从而减少了病人的负性情绪,促进了病人的康复。均不使用药物干预。

  结 果

   1.对康复期患者进行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后SAS平均分数分别为46.5分±11.5和40.0分±7.0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数据 配对t检验t=2.6,P<0.001)。干预前后SAS≥50分者分别为39例(35.5%)和9例(8.2%), 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亦有明显差异(x2=20.4,P<0.0001)。

  2.对康复期患者进行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后SDS平均分数分别为49.0分±12.0分和41.0分±8.0分。差异有显著性(t=1.9, P<0.001)。干预前后SDS≥50分者分别为51例(46.4%)和18例(16.4%)干预前后抑郁症状 发生率亦有明显差异(x2=23.0,p<0.0001)。

  3.影响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

  以进行干预前患者所填调查表的内容为自变量,以干预前SAS得分(以SAS≥50分为界)为因变 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选出影响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的3个主 要因素(见表1)。即是否担心出院后影响工作、住院次数多少及病程长短。

表1 影响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α=0.05)

因素
 回归系数 回归系数标准误 复相关系数 F值
担心出院后

  影响工作
 0.2539
 0.0814
 0.0592
 7 .1498**
 
住院次数 0.2294 0.0643 0.0547 6.2459*
病程 -0.0856 0.0417 0.0338 4.2014*

  注:*P<0.05 **P<0.01

4.影响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

  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筛选出影响康复期精神病 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见表2)。即单位经济效益。

表2 影响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抑郁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α=0.05)

因素 回归系数 回归系数标准误 复相关系数 F值
单位经济效益 0.1666 0.0701 0.0447 5.0489***

  注:***P<0.0001讨 论

  本研究提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35.5%,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4%。较国内 外 关于成人(1)、青年学生(2)、大学生(3)、高中生(4)及护理人员 (0~6)的焦虑症状(20-27.2%),抑郁症状(22.5-37.5%)的发生率偏高。

  焦虑和抑郁明显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7)。多项研究证实抑郁症状是影响各种疾病临 床过程和恢复的重要因素(8)。因而,应高度重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 绪,研究其影响因素,促进全面康复。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与焦虑症状有关的因素, 即出院后担心影响工作、住院次数少、病程短的患 者其焦虑情绪比不担心影响工作、住院次数多及病程长的患者明显。担心出院后影响工作易 出现焦虑 情绪是不言而喻的。住院次数少、病程短的患者易出现焦虑情绪,可能与其精神衰退程度较 轻、住院不适应、担心预后、担心影响家庭生活、怕受歧视有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 影响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因素,为单位经济效益。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排除疾病本身因素、药物因 素之后,对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了干预。研究使用科学的心理及家庭 、社会干预与现代化医学康复手段,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本研究显 示进行干预后,患者SAS、SDS平均分数下降,SAS、SDS≥50分者减少,焦虑、抑郁症状发生 率降低。可见恰当的心理干预,有计划地开展家庭干预,向社会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发挥支 持网络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激励病人对生活、工作产生兴趣、信心和勇气,防止或 减轻精神缺损,使病人的社会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等.正常人群中的抑郁症状的调查CES-D的应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7,20(2):67-71

  2,Kandel et al.Epidemiology of depressive mood in adolescents. ArchGen Psychi at,1982,39:1205-1212.

  3,丁绵红.大学生焦虑情绪初步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53.

  4,刘贤臣,等.高中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1):42- 46

  5,徐兰清,等.护理人员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山东精神医学,1997,10(1):40

  6,苗春辉,等.护士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健康心理学,1997,5(3):151

  7,Carrol BT,Kathol RG,Noyes R.Jr.,et al.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ancer patients using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Gen Hosp Ps ychiatr,1993,15:69

  8,Mossey JM,Mutran E,Knott K,et al.Determinants of recovery 12 months after hi p fracture:The importanc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Am J Pubic Health,1989,79(3):2 79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