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www.cnkang.com  2007-3-19 16:40:00  中华康网

     踝部是小腿与足底的通道,内踝是血管神经及肌腱的主要通道,并形成踝管。外踝为单纯的肌性通道。

    1、踝管 malleolar canal 由屈肌支持带、内踝和跟骨围成,有三条肌腱和一束血管神经通过。其相互关系为:胫骨后肌腱行于内踝下;趾长屈肌腱行于载距突内侧;长屈肌腱行于内踝、距骨和载距突三骨之后,位置较深;血管和神经行于后二条肌腱之间。

    2、外踝 腓骨肌上支持带和腓骨肌下支持带分别于外踝和跟骨外侧形成两条通道,有前上方的腓骨短肌腱和后下方的腓骨长肌腱及其腱鞘通过。

    踝关节容易扭伤,这也取决于脚腕的力量和人的平衡能力。练习溜冰能够提高脚腕力量。

    内踝上皮瓣

    胫后动脉在内踝上方4和6.5cm处有两条较大的皮动脉,可供养膝下10cm以下小腿内侧皮肤,以这两条皮支血管为蒂形成内踝上皮瓣,修复髁部及小腿远端创面。

    皮瓣设计 皮瓣切取 皮瓣转移

    应用解剖:

    胫后动脉下段位置表浅,位于胫骨后方,趾长屈肌与跟腱之间沟内。胫后动脉在内踝上方4cm和6.5cm发出两条较大的肌间隙筋膜皮肤穿血管,并与其它穿动脉相互吻合,参与小腿内侧筋膜血管链的构成。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恒有两条伴行静脉,将静脉引流至深部的胫后静脉。

    皮瓣设计:

    以胫骨内侧髁中点向跟腱与内踝中点作一连线,即为胫后动脉中下段的投影线,亦是皮瓣设计的轴心线。在内踝上方以超声多普勒进行探测,标出内踝上穿血管的发出位置。也可在皮瓣的轴心线于内踝尖上方4cm和7cm各作两点标记。尽管理论上此筋膜穿支供养上至膝下10cm、下至内踝尖、两侧至前、后正中线的广大皮区,但实际应用时,以长不超过15cm,宽4cm左右(不超过10cm)为宜。

    踝关节功能训练

    运动解剖学认为任何训练都能对关节形态、结构产生积极影响。体育锻炼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加上肌腱和韧带增粗,关节面增厚,加大了关节稳定性,关节稳定性的提高加强了对关节的保护,但往往会减小关节活动幅度。系统柔韧性练习可以增加关节囊周围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从而使关节运动幅度增大。柔韧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动作的协调和灵活性,对提高运动成绩,减少和预防损伤有重要意义。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