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大全 男科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骨科 肛肠 耳鼻喉 眼科 口腔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常见疾病: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医疗器械 >> 医用核磁共振技术

医用核磁共振技术


www.cnkang.com  2007-1-12  中华康网

     核磁共振现象发现于1946年,其后,主要被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1973年,英国学者劳特布尔在主磁场内附加一个不均匀的磁场,并逐点地诱发核磁共振无线电波,然后对这些一维投影值进行组合,从而获得了一幅二维的核磁共振图像。1974~1978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在研制核磁共振图像系统方面取得较大进展。1978年5月28日,他们取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1980年下半年取得了第一幅胸,腹部图像。到1982年底,世界上已有许多医院和科研单位,把这种图像技术应用到临床诊断和其它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去。

     核磁共振成像术(简称MRI)是一种可使人体免受X射线损害的崭新的扫描技术,它是电子计算机技术,CT技术以及磁共振频谱学等先进科学的结晶。世上万物均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着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许多原子核的运动则类似“自旋体”,不停地以一定的频率自旋。如设法使它进入一个恒定的磁场,它就会沿着这磁场方向回旋。这时用特定的射频电磁波去照射这些含有原子核的物体,物体就会显著地将电磁波吸收,这就是磁共振现象。MRI就是利用人体中的氢(H)原子,在强磁场内受到脉冲激发后,产生的磁共振现象,经过空间编码技术,把在磁共振过程中所散发的电磁波以及与这些电磁波有关的质子密度,弛豫时间,流动效应等参数,接收转换,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最后形成图像,做出诊断。MRI比CT能更灵敏地分辨出正常或异常的组织,对肿瘤的早期检测及鉴别有很大的帮助。



    (上图)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照相装置

    (中图)核磁共振拍摄的活人的头和颈部照片

    (下图)正在分析计算机上的核磁共振照片
相关阅读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