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科 | 泌尿外科 | 妇科 产科 | 不孕不育 | 儿科 | 骨科 | 肛肠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 | 皮肤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常见疾病: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济南某中学刘老师问:天天刷牙却仍然无法避免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听说牙菌斑是牙病的元凶。请问牙菌斑是怎样形成的?
答:你说的没错,牙菌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导致龋病、牙周病等许多口腔疾病的罪魁祸首。现在,菌斑被看成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牙菌斑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去除。
菌斑按其形成部位,常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两种,前者附于龈缘以上的临床牙冠上,后者则附于龈沟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且又可分为附着龈下菌斑和非附着龈下菌斑。目前对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已有了较充分认识,为了描述方便,可将这一过程区分为三阶段:①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②细菌迅速生长;③菌斑成熟。这些阶段在实际情况中不能绝然分开。
获得性膜是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到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牙齿清洁后很快形成获得性膜,此膜在数分钟内便可完成,2小时可厚达100微米,24~48小时则增厚至400微米。用免疫电镜观察获得膜至少有四种以上的类糖蛋白组成。而此膜是如何吸附到牙石上的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
在获得膜形成3小时左右,即可有细菌移居于其上,开始是单个细菌出现在获得膜上,尔后以平均3~4小时更新一代的速度繁殖,24小时便可形成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菌斑。
菌斑与牙周病关系非常密切,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口腔日常保健中,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认真刷牙、漱口,及时、有效地去除菌斑,对预防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专家简介:熊世江,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副教授、医学博士,擅长龋病、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各类根尖周病的诊治和牙齿美容修复以及超声波治疗细小阻塞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