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大全 男科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骨科 肛肠 耳鼻喉 眼科 口腔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常见疾病: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老年用药 >> 糖尿病要合理用药

糖尿病要合理用药


www.cnkang.com  2007-3-21  中华康网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著名糖尿病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万龄教授日前告诉记者,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再加上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合理运用口服降糖药物,能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财富》周刊记者  岳继慧  

    ▲张先生的父亲和祖父均患有糖尿病,30多岁的他如今日渐发福,不免担心起来,自己将来会不会也得糖尿病呢?

    ▲陈阿姨最近被确诊为糖尿病,但服用医生开出的口服降糖药物后,她却觉得,吃不吃感觉都一样,不禁狐疑起来,是不是医生水平不够高,怎么吃了几天的药没感觉呢?我反正能吃、能睡,就是血糖高一点,没啥大不了,吃不吃药也无所谓。

    ▲70多岁的刘老伯患有糖尿病多年,血糖仍时有波动。这天他看到街上在宣传某种保健品,称是“专家推荐”,能“根治糖尿病”,听了推销人员天花乱坠的劝说,刘老伯怦然心动,掏钱买下了一个疗程的该产品。回家后才发现这是三无保健品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都要防治糖尿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近20多年,各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4-6倍不等,迄今全世界有1.8亿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很可能到2030年将翻番一倍以上。几乎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几乎半数的糖尿病死亡发生于70岁以下的人;55%的糖尿病死亡发生于妇女。世卫组织预测,在未来10年内,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糖尿病死亡将增加50%以上。糖尿病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可能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危险比未患糖尿病的同龄人至少增加一倍。

    著名糖尿病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万龄教授告诉记者,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加上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从“糖尿病前期”到发病,及从发病到产生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个很长的时间段,分别为5-10年及10年以上。由于在这两个时间段,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不适,因而坐失了这段宝贵的防治空间。所以国际权威糖尿病机构及专家不再仅仅是号召而是大声疾呼“人人都要防治糖尿病”。其中,科学合理用药对每一个糖尿病患者而言更至关重要。

    糖尿病用药应当个体化

    吴教授指出,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糖尿病病种不下50多种,其中90%的患者属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不同的个体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个体发生糖尿病以后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状况,伴有的其他疾病或并发症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治疗应科学、规范、个体化。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就诊,并遵循医嘱用药。

    早期用药务求“达标”最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血糖控制如果没有及早达标,胰岛功能将逐年衰退。但吴教授介绍说,上世纪美、英两国分别有两项里程碑式的大型研究,对新发糖尿病患者给予强化达标治疗,不仅各种慢性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而且继后作了多年的后续随访观察,早期强化达标的“记忆效应”仍持续存在,各种慢性并发症依然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现已取得共识,早期强化达标有助于保护及逆转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逆转高血糖对胰岛及各脏器血管的毒性作用。因此治疗糖尿病,早期合理的用药非常关键。

    联合用药事半功倍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有胰岛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两种情况,联合用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减少单一用药量大产生的副作用及继发性失效。

    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促胰岛素分泌类,如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优哒灵、瑞易宁、格列美脲)等;格列口奈类,如瑞格列口奈、纳格列口奈。双胍类,如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格列酮类,适用于胰岛素抵抗患者,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α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平、倍欣、卡搏平,能减慢葡萄糖的形成和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可根据专业医师的分析判断,用2或3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联合用药,不提倡同类药物中的2种联合选用。

    2型糖尿病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用胰岛素

    2型糖尿病过去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但如今已经不再运用这个名称,以免引起误导。吴教授说,因为任何口服降糖药有效的前提是患者的胰岛必须尚有部分功能,重症及久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大多已经“凋亡”衰竭,任何口服降糖药必然“力不从心”,甚至有弊无益。所以凡是对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运用不能达标者,还是主张加用甚至改用胰岛素治疗。最近甚至有专家指出,新发糖尿病,若糖化血红蛋白≥9%,即应立即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修复残存的胰岛功能,使之进入“蜜月期”。

    患者切莫自行用药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我感觉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或自行断药,或盲目加量,或换别的药服用,服药无规律。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事实上,病人即使经过服药治疗,血糖恢复正常,也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擅自停药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甚至病情恶化。同时,药物发挥药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2-3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就自行停药。每种口服降糖药各有其作用特点,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些中、长效的降糖药对不能按时进食的工种(如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及老年人有低血糖的风险。宜选用“按需释放(胰岛素)”,“随食而动”的胰岛素促分泌剂。所以奉劝糖尿病患者切莫自行换药。另外,吴教授提醒,降糖药物也会“继发失效”,即开始有效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效果减退。如常用的磺脲类药物及二甲双胍,每年都有5-10%的继发失效。所以口服降糖药也不能一劳永逸地使用一种药物。患者应在遵医嘱用药的基础上定期复查,观测血糖是否控制稳定、是否需要更换药物,并在医生的建议下科学用药。

    稳定血糖不能挂一漏万

    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吴教授指出,糖尿病除了高血糖外,不少患者还伴有其他代谢紊乱,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代谢紊乱,即所谓“代谢综合征”。所以近年来有权威专家提出了“糖胖病”、“糖脂病”的说法,这使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风险雪上加霜。一项权威的NCEP-ATPⅢ报告已将糖尿病与冠心病列为“等危症”。最近一项《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共识》也建议,血糖、血压与血脂都应同时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才能真正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虚假广告宣传不可信

    现在有些保健品的宣传广告盲目夸大,甚至虚构宣称“重大突破”、“家传秘方”、“根治糖尿病”。事实上,吴教授说,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终生疾病。想要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就必须坚持用药,并结合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目前糖尿病只能控制还不能根治,那些所谓根治糖尿病的宣传,均是对患者的误导。面对这类虚假广告,切莫怦然心动,不惜一掷千金。

    饮食和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吴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了药就无所谓了,既不注意饮食,大吃大喝,又不积极运动,导致肥胖,这样服药的效果也会变差。临床上,有50%的病人由于降糖未达标,导致并发症提早发生,不能不说是很遗憾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而且有助于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要充分评估自身的体质和病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有效的运动计划。

    在饮食上,吴教授对糖尿病患者的建议是:“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饮食多样化”,此外还要防止过甜、过咸、过油腻,这样才能均衡营养,防止营养过剩。他说,其实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健康人遵循这个原则,也能很好的预防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先生,虽然有家族遗传糖尿病的倾向,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标的。

    过去人们常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饭、不能吃水果,其实并不科学。吴教授说,据调查,主食吃得少,尤其是米饭少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更高。水果里也有很多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的成份,如可溶性纤维、某些微量元素,所以非重度高血糖的患者,允许少量分次吃点水果,有助于防止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应占每天摄入总热量的60%左右,可多吃粗粮。肥胖者饮食控制要从严。吴教授重申,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贵在坚持,应持之以恒,贯彻终身

    小贴士

    糖尿病达标要求

    空腹血糖<6.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6.5%;血压<130/80毫米汞柱;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1.1毫摩尔/升,女>1.3毫摩尔/升,胆固醇<4.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专家简介

    吴万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原上海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上海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受体病专家会诊中心副主任。

相关阅读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