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气血津液病证护理

www.cnkang.com  2007-6-13 8:48:44  中华康网


    尿血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块的病证。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丹溪心法·尿血》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临床多见于急性肾炎、肾结核、肾盂肿瘤、膀胱肿瘤及过敏性紫癜等病。
   1、 病因病机 尿血的发病部位在肾与膀胱,外感内伤致使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均可引起尿血。
  (1) 热结膀胱:感于外者,系风热火毒、由表入里,蓄结于肾与膀胱,生于内者,脾胃运化失常,湿郁化热,湿热下注膀胱,热伤血脉引起尿血。
  (2) 心火内盛:思虑劳心,心火亢盛,移热小肠,血渗膀胱而致血尿。
  (3) 阴虚火旺:劳倦过度或房事失节,肾阴亏损,相火动灼伤膀胱血络,血溢络外,遂成血尿。
  (4) 脾肾气虚:久病失养,脾肾两虚,脾虚则中气下陷,气不摄血,肾虚则下元空虚,固摄无力,脱陷妄行,血随尿出。
  2、 辩证论治 对尿血的辩证要分清属外感还是内伤。外感实火治当清热泻火;内伤虚火治当滋阴清热;气阴两亏则宜益气养阴止血。
  (1) 湿热蕴结:
  证候:小便带血,色鲜红,伴见恶寒发热而周身酸楚,口渴喜饮,腰酸痛,湿盛者兼而浮肢肿,热盛者兼见发热重,口干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2) 心火内盛:
  证候:小便带血,尿色赤,或镜下血尿,伴有尿道灼热感,心烦,夜寐不安,面赤咽干或口舌生疮,口渴喜热饮,舌尖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导赤散加味。
  (3) 阴虚火旺:
  证候:尿血色淡红,腰酸腿软,手足心热,口干、便干或头晕耳鸣,颧红,舌质红,苔少,脉搏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
  (5) 脾肾气虚:
  证候:小便带血,色暗或兼血块,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差懒言,便溏,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自汗气短,舌体淡胖,脉濡或沉细。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肠。
  3、 辩证施护
  (1) 湿热蕴结:
  ① 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② 要关心、耐心体贴患者的痛苦,给予安慰,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③ 证见尿色鲜红可用白茅根 30g,竹叶10g,车前草30g煎汤代茶饮。
  ④ 饮食方面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多饮开水,忌食炙搏、肥腻、海腥、虾、蟹、羊肉等物,以免尿血加重。
  ⑤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小便的次数,血尿的浓淡,有无血块,并详察全身状况,如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气短息微,脉细微弱为气血亏虚,气随血脱之证候,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⑥ 可配合针刺膀胱俞、中极、曲泉、血海,达到止血目的。
  (2) 心火亢盛:
  ① 患者要卧床休息,协助其生活护理,避免烦劳过度,以免心火偏盛而尿加重。
  ② 患者证见口舌生疮可外用绿袍散或锡类散涂擦一日三次。
  ③ 饮食宜清淡 ,可常吃一些马兰头、白茅根、荠菜花、鲜藕节、甲鱼等凉血止血,忌食葱、蒜、姜、辣椒、川椒、胡椒、烟酒。多饮开水、西瓜水。
  ④ 患者夜寐不安可在睡前针刺神门、内关穴位。
  (3) 阴虚火旺:
  ① 避免情志刺激,减少郁怒动火而加重病情。
  ② 患者因夜间盗汗,故加强巡视,有汗及时擦干防止外邪侵入。
  ③ 可用鸡蛋1个打一小孔,放入大黄粉3分,蒸熟食用以止血尿。
  ④ 患者病程较长,要劝其安心养病静卧少动,积极配合治疗。
  (4) 脾肾气虚:
  ① 病室应温暖,嘱患者注意寒温,严防止外邪侵入。
  ② 患者因尿血时间较长,故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在出血期绝对卧休息,血止后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防御机能。
  ③ 注意床单位清吉,平整,干燥,保持外阴皮肤的清洁。
  ④ 要节制房事,避免操劳过度,影响康复。
  ⑤ 饮食可给糍补之品如羊肉、瘦肉、鱼、蛋等以补元气有利于康复。
  5、 养生指导
  (1) 避免情志内伤,生活要有规律。
  (2) 不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3) 避免不必要的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以减少本病发生的机会。
  (4)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才能较好地治愈尿血。

  衄血
  凡血从鼻、齿龈、耳、舌、皮肤等处流出者称衄血,根据出血部位不同,有鼻衄、齿衄、耳衄、舌衄、肌衄等名。临床以鼻衄较多见,故本谝讨论鼻衄。 鼻衄可由鼻腔疾病和全身疾病引起,前者属五官科范围,后者可见于某些感染性、发热性疾病,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病、风湿热等。
  1、 病因病机 肺开窍于鼻,肺胃热盛,肾水不足,阴虚火旺,肝火上乘,及气不摄血皆能引起鼻衄。
  (1) 肺经热盛:外感风热或风寒束表化热,肺热上壅,灼伤脉络引起鼻衄。
  (2) 胃热壅盛:脾胃素有积热复因酗酒过度,迫血妄行鼻衄。
  (3) 肝火上逆:情志内伤,气郁化火,上乘于肺,木火刑金,气火灼络鼻衄。
  (4) 阴虚火旺:肾水不足,水不制火,相火偏亢,火热扰动阴血,血行于上而致鼻衄。
  (5) 气不摄血:久病脾胃虚损,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血无所主,从阳络而发为鼻衄。
  2、 辩证论治 治疗鼻衄当以止血为主,故辩证论治同时应标本兼施,在局部应用止血措施。
  (1) 肺经热盛:
  证候:发热恶寒,咳嗽痰少,口干鼻燥,血红量少,脉数苔薄。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减。
  (2) 胃热壅盛:
  证候:鼻衄量多,色红,鼻燥口臭,口渴引饮,便秘溲黄,脉数苔黄。
  治法:清胃泄火、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加减。
  (3) 肝火上逆:
  证候:鼻衄量多色红,头痛目眩,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脉弦苔黄。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
  (4) 阴虚火旺:
  证候:鼻衄,口渴饮不多,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脉细数苔薄舌红。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5) 气不摄血:
  证候:鼻衄色淡,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唇淡,脉细,苔薄舌淡。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3、 辩证施护
  (1) 肺经热盛:
  ① 患者取平卧低枕位或坐位头部向后仰。
  ② 用凉水浸湿毛巾敷于前额,亦可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根上,达到初步止血。
  ③ 病室空气不宜干燥,冬天屋内有暖气可在地面晒一些水,湿润空气可防止因鼻燥而衄血。
  ④ 此证鼻衄量比较少,劝患者不要惊慌,可采取一此简易而行的止血办法如用湿棉球蘸黑山栀粉塞出血鼻孔。或用止血粉(炒蒲黄、黄芩、血余炭各等量共研细末)填寒鼻腔压迫止血。
  ⑤ 劝其多饮清凉饮料如桔子汁、西瓜汁等。
  (2) 胃热壅盛:
  ① 此证患者鼻衄量多色红,可用止血海绵、三七粉纱条塞鼻腔或用消毒后的马勃散蒲片放于鼻腔出血点上来达到止血目的。
  ② 患者心情往往紧张,恐惧,心慌故要耐心细致进行解释,消除紧张情绪 ,防止因情绪激动而衄血复潮。
  ③ 合理调节饮食,宜给清淡,而富有营养之食如藕粉、瘦肉、鱼、牛奶、鸡蛋、蔬菜等,禁止过食辛辣动火之物,戒烟酒。
  ④ 中药宜凉服,多饮清凉饮料。
  (3) 肝火上逆:
  ① 患者证见心烦易怒,故劝其尽量少恼怒,平时克服急怒的脾气,以防止升火衄血加重。
  ② 室内湿度不宜过高,空气要流通,衣服不宜穿得过热。
  (4) 气不摄血:
  ① 注意休息,不宜过度劳累。
  ② 要严密观察病情,若鼻衄不止,同时兼有其它出血,症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者,为气随血脱,可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③ 护理人员必须知道凡衄血患者,除在治疗用药中应避免辛燥、香、窜以防升散外。“衄家不可发汗”。“衄家慎用火灸”。
  ④ 可用别直参6g煎汤,加童便一盅冲服,治气虚衄血不止。
  4、养生指导
  (1) 要经常注意卫生,禁止挖鼻孔。
  (2) 要保持鼻腔湿润,防止干燥,常涂薄荷油。
  (3) 避免情志激动,以防升火,衄血复发。
  (4) 饮食宜清淡,不能过食高粱厚味,炙煿辛辣之品,戒烟酒。
  (5) 不能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
  (6) 要积极治疗鼻腔内病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