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前列腺炎颈椎病高血压心内科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宫颈疾病关节炎肝病癌症呼吸内科感冒神经内科分泌内科泌尿内科消化内科整形

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的发育变化

www.cnkang.com  2007-3-20 14:07:00  中华康网

  目的:探讨大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LTP的变化。方法:刺激海马CA3区Schaffer侧枝,在CA1锥体细胞层记录LTP。结果:1月龄大鼠海马CA1区LTP诱出率最低,2、6月龄大鼠诱出率均高于1月龄大鼠;串刺激后,2月龄大鼠平均峰潜期显著缩短,而1、6月龄大鼠无明显变化;各年龄组大鼠PS峰值在串刺激后均明显增加,但1月龄大鼠PS增幅最小,2月龄大鼠PS增幅最大,fEPSP斜率的变化与PS增幅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LTP随发育进程有明显的变化,2月龄大鼠LTP效应强于其他年龄组大鼠。

  关键词:长时程增强 发育 海马

  发育是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过程。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将大鼠发育过程大致分为发育早期(3月龄以前)、成年期(3~12月龄)和发育晚期(或称衰退期,12月龄以上)[1]。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一种快速建立而持久作用的突触反应性增强,由于具有协同性、特异性、长时性等特点,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2]。关于LTP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有少数研究者在海马和皮层脑片上进行了观察,认为大鼠小于2周不能在海马诱导LTP的产生,而其它脑区,如视皮层、躯体感觉皮层的LTP在出生后一周消失,与海马LTP发育变化不一样[3,4]。目前关于LTP发育的研究多采用离体脑片的方法,以在体LTP记录的方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尤其是发育早期LTP变化的报道很少。本实验采用在体LTP记录的方法研究发育过程中大鼠LTP的变化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Wistar大鼠,年龄分别为12、6月龄。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在体LTP记录方法

  以25%乌拉坦和1%氯醛糖混合液(3ml/kg,ip)麻醉大鼠,除去与海马相对应的颅骨和硬脑膜,将刺激电极推置于CA3区辐射层(P:3.2,LR:2.3,H:3.0),刺激Schaffer侧枝。记录电极采用金属绝缘电极,直径0.2mm,阻抗<5KΩ,用微电极推进器推置于CA1区锥体细胞层(P:4.0,LR:2.3,H:2.0),记录锥体细胞层的突触反应和细胞放电。以刺激器和隔离器输出频率0.5Hz,波宽0.1ms的方波进行单刺激,其刺激强度相当于引起突触反应和峰电位最大振幅50%的强度,以此作为测试刺激。将刺激所诱发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和群体峰电位(PS)经前置放大器输至双线示波器和Dantec-2000C型神经肌电记录仪。开始记录时,调节刺激强度使PS振幅和

  fEPSP斜率分别为其最大值的50%~60%。在诱发LTP时,先至少记录15min的CA1区锥体细胞对单个脉冲刺激Schaffer侧枝的反应,待电位反应平稳后施予串刺激,频率100Hz,串长1s,强度、波宽与测试刺激相同。15min后,用测试刺激进行检测,连续观察60min,如果串刺激后PS振幅增大30%以上,并持续超过30min,即可认为该动物的海马Schaffer侧枝与CA1区锥体细胞的突触部位产生了LTP现象。

  1.3 统计学处理

  峰潜期为从刺激伪迹到PS波峰的时间。突触传递增强的计算方法是串刺激后单脉冲诱发的PS的振幅与串刺激前单脉冲诱发的PS的振幅平均值之差再除以该平均值,即以PS增幅的相对百分率作为衡量LTP效应的指标。不同组之间LTP强化程度的比较采用串刺激后某一时间段内振幅增大的百分率以t检验比较差异是否显著。

  2 结果

  2.1 LTP诱出率的比较

  海马CA1区群体电位波形主要由fEPSP和叠加于其上的PS两个成份组成。无论以PS或fEPSP为指标,1月龄大鼠LTP的诱出率均是最低,虽然2月龄大鼠LTP诱出率稍高于6月龄大鼠,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 两性
  • 男人
  • 女性
  •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