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图1)是一种极罕见的血管畸形,其异常分流常位于肝内的门静脉分支与肝静脉之间,静脉导管未闭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先天性门体分流(包括肝外门脉分流和肝内门体分流)的发生率为1:30000,而肝内门体分流的发生率低于肝外门体分流。
图1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示意图
随着产前超声诊断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因肝内门体分流咨询和治疗的例数逐年增加,仅2021年我就收治和接受咨询病例达10例,这在以往是绝无仅有的情况。既往我们诊断先天性性肝内门体分流采用的手术指征包括:(1)术前超声和CT诊断为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伴有临床症状者(黄疸、高血氨、肝功能异常、低氧血症等)。(2)术中完全阻断门体分流血管后行门静脉造影,显示肝内门静脉显影,且门静脉压力不高于26cmH2O者,行门体分流血管完全结扎术;若否则行门体分流血管部分结扎术,使门静脉压力不高于26cmH2O。(张金山,李龙,陈兴海.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五例的外科治疗经验.中华外科杂志,2020,58(12):951-955.)。但是随着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增多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当前我们发现部分肝内门体分流并非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后其黄疸、肝功能异常和血氨升高情况将逐渐正常,甚至部分患儿的门体分流血管自行消失。
因此,结合当前的临床经验和文献综述,我们推荐,对于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患儿存在黄疸、肝功能异常和高血氨者,可先行保肝利胆治疗,定期监测肝脏功能和超声监测分流血管情况,若情况逐渐好转可继续观察。最长者可观察至2岁,若2岁分流血管未闭合可采取手术结扎或介入栓塞治疗。黄疸、肝功能异常和高血氨可能不是1岁内,尤其是3个月内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患儿的绝对手术指征。
小儿普外科疾病,尤其是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微创手术治疗。
小儿包皮过长、疝气、鞘膜积液、小儿隐睾、尿路梗阻、小儿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肿块、隐匿性阴茎、阑尾炎、包茎结石、腹股沟斜疝,先天性泌尿畸形等。
儿颈部和体表包块、包皮炎、包茎、腹股沟斜疝、阑尾炎的诊治,对小儿复杂疾病,如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肛门闭锁有些丰富的临床经验。
儿童各种急腹症的诊治,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腹部创伤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新生儿肠梗阻、先天性食管闭锁、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及小婴儿腹股沟斜疝、新生儿及小婴儿腹部肿物、新生儿脐部疾病、新生儿肛周感染、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