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小儿外科
加入收藏

小儿肛裂如何进行治疗

    发布时间:2023-07-27    编辑:张文
        浏览量:2133

小儿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病变,通常会出现大便时候剧烈的疼痛、大便出血等症状。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从而缓解不适。

一、药物治疗:

1、肛门坐浴:小儿肛门裂伤前后常有肛门周围的急性炎症,肛裂后反复排便刺激常常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而加重便秘和排便困难。局部热敷,温水、硼酸水或髙锰酸钾溶液坐浴,可减轻括约肌痉挛及消除疼痛,同时清洁和消毒肛周创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采用1%硼酸水或0.02%高锰钾溶液每日1-2次坐浴,每日大便后进行,每次肛门温水坐浴时间一般为10-15min。

2、外用药物:外敷抗生素软膏或中药生肌玉红膏等,可保护裂伤创面及局部消炎,有助于创面愈合。一般在肛门坐浴后进行,用手指将软膏涂抹在肛裂处。

3、口服药物:短时间内可服用液体石蜡或其他软化大便的药物,便于排出缓解排便时疼痛。

二、手术治疗:

小儿肛裂发展为慢性,而需要手术治疗者极少,一般急性肛裂经上述保守疗法均能治愈。如无效则考虑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肛管扩张术、肛裂切除术及肛管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

    擅长:对小儿外科疾病如胆总管囊肿及闭锁、胆道闭锁、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肠梗阻、肠套叠、肠旋转不良、幽门肥厚狭窄、肠闭锁、肛门狭窄及闭锁、腹腔内及腹膜后肿瘤、骶尾部肿瘤、疝、阑尾炎等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擅长:

    小儿各种疝气、尿道下裂、消化道畸形、肠梗阻、肠套叠等疾病的诊治。

    擅长:小儿普外、小儿泌外常见疾病: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阑尾炎、肠套叠、隐睾等。
    擅长:疝气、鞘膜积液、隐睾、尿道下裂、阑尾炎、腹盆部肿瘤、肾积水等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治。
    擅长:

    小儿普外、小儿泌外常见疾病: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阑尾炎、肠套叠、隐睾等。

    擅长: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如腹股沟斜疝、包茎、便秘、阑尾炎、肠套叠、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胰腺炎等。